搭載混動系統的賽車首次亮相國際汽聯世界拉力錦標賽( WRC ),開啟一個新時代
舍弗勒旗下 Compact Dynamics 為所有賽車配備創新混合動力系統
舍弗勒展現其作為賽車運動領域技術先鋒的企業風采
在賽車運動領域獲得的經驗直接應用到批量生產的電驅動解決方案中
1月20日至23日,在摩納哥蒙特卡洛拉力賽上,國際汽聯世界拉力錦標賽(WRC)正式開啟混合動力時代。全球性的汽車及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集團通過旗下公司Compact Dynamics再次作為技術先鋒,為所有車輛配備創新混合動力系統。國際汽聯(FIA)推出全新的技術規程,不僅提高賽車安全水平,倡導機會均等,而且通過廣受歡迎的世界拉力錦標賽,推動可持續驅動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今年已經是國際汽聯舉辦的第50屆世界拉力錦標賽。
該混動系統由舍弗勒旗下Compact Dynamics設計,在緊湊的設計范圍內集成了電機發電機、控制單元和3.9千瓦時容量的電池
舍弗勒集團電驅動事業部總裁約亨·施羅德博士表示,“對于舍弗勒和Compact Dynamics來說,賽車運動為電驅動解決方案的創新技術開發起到了重要作用。作為長期合作伙伴,我們很高興旗下公司Compact Dynamics為世界拉力錦標賽的未來發展扮演決定性角色。作為驅動技術的領導者,舍弗勒和Compact Dynamics很早就認識到賽車運動在開發未來創新技術方面的潛力,并從產品開發的前期著手,將從賽車中獲得的經驗應用到量產產品中,開發面向未來的創新解決方案。”
混合動力技術里程碑
新賽車采用了來自Compact Dynamics的高性能混合動力系統。混動系統集成了電機/發電機、控制單元以及由Kreisel Electric公司提供的電池,容量為3.9千瓦時。混合動力系統設計緊湊,重87公斤,采用接插方式橫向安裝在全新Rally1賽車的車身中間部分。系統采用P3拓撲結構,通過傳動軸與動力總成相連,并連接至后橋差速器。
舍弗勒Compact Dynamics總經理Oliver Blamberger表示,“該系統是混動技術領域的一個里程碑。比賽期間,賽車在服務園區或混合動力汽車區(HEV)等指定區域以純電動模式行駛。除了內燃機的286千瓦外,混動系統在特殊賽段為拉力賽車手提供100千瓦的額外動力。還可以通過賽段中的制動能量回饋對電池進行充電。”
賽車經驗用于批量技術開發
舍弗勒將在賽車領域積累的專業知識用于電橋、混動變速箱及電機等量產技術的開發中。作為德國房車大師賽的長期合作伙伴,舍弗勒致力于為全球重要的房車賽事帶來技術革新,目前正在開發一款全電動概念車,該車型擁有882千瓦強勁動力,搭載扭矩矢量分配系統和Space Drive線控轉向技術。2014年到2021年,舍弗勒參加了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從賽事創立之處就積極參與其中,不斷創造奇跡。
世界拉力錦標賽(WRC)以極具挑戰性的賽程對賽車提出了更高要求,它是創新技術的理想試驗場。從冰雪嚴寒的瑞典,再到塵土飛揚,擁有2,000多米海拔高度的肯尼亞 -- 在歐洲、非洲和大洋洲的13個賽站中,車手們必須應對各種極端條件的挑戰。
該混動系統由舍弗勒旗下Compact Dynamics設計,在緊湊的設計范圍內集成了電機發電機、控制單元和3.9千瓦時容量的電池
圖片:舍弗勒
關于舍弗勒
作為一家全球性汽車和工業產品供應商,舍弗勒集團70余年來始終秉承開拓創新精神,致力于推動交通出行和工業制造領域的創新與發展。依托在低碳驅動、電驅動、工業4.0、數字化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提供創新型技術、產品和服務,舍弗勒集團致力于成為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讓交通出行和工業制造更高效、更智能、更可持續。作為一家技術型公司,舍弗勒集團提供覆蓋整個動力總成及底盤應用的高精密部件與系統,以及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的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解決方案。舍弗勒集團2020年銷售額約為126億歐元,目前約有83,900名員工,是全球大型家族企業。根據德國專利商標局(DPMA)數據,舍弗勒在2020年注冊逾1,900多項專利,是德國第二大最具創新力的公司。
關于舍弗勒大中華區
舍弗勒于1995年開始在中國投資生產。20多年來,舍弗勒已成為中國汽車和工業領域重要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秉承“本土資源服務本土市場”理念,舍弗勒大中華區致力于本土生產和本土研發,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產品與近距離服務。目前,舍弗勒大中華區擁有員工約1.2萬人,在上海安亭、湖南長沙設有2個研發中心,在太倉、蘇州、銀川、南京、湘潭等地設有10座工廠,在北京、上海、沈陽、廣州、南京、濟南、成都、武漢、太原、重慶、西安、天津、大連、杭州、長沙、哈爾濱、鄭州、香港、臺北、臺中等全國各地設有20個銷售辦事處。從2016年起,舍弗勒大中華區連續7年被評為“中國杰出雇主”(China Top Employer)企業。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