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9日,輝瑞免疫腫瘤創新藥擇捷美®(通用名:舒格利單抗注射液,英文名:Cejemly®)上市會在上海和北京兩地成功舉行。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內科副主任黃慧強教授,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進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消化腫瘤內科主任、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沈琳教授等國內眾多肺癌診療領域知名專家共襄盛會,就擇捷美®上市、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免疫治療新進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同時,會議也邀請到全國其他城市數十位專家、學者線上參與,共同見證擇捷美®的榮耀時刻。
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總裁彭振科
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總裁彭振科表示:“輝瑞始終以患者需求為中心,致力于‘為患者帶來改變其生活的突破創新’。輝瑞積極參與并推動中國肺癌診療發展,隨著擇捷美®的上市,輝瑞在腫瘤治療領域,除靶向精準治療的優勢外,也將開啟免疫腫瘤治療的全新篇章,為中國廣大腫瘤患者提供更多的臨床選擇與可及性。擇捷美®在中國得以加速獲批,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速度’。與‘中國速度’相匹配,未來,輝瑞也將繼續以‘科學致勝共克癌癥’的理念為指引,發揮強大的商業化能力,攜手行業各方和社會各界,共同推動肺癌診療領域靶向與免疫診療加速發展。”
主席團成員共同進行點亮儀式,宣告擇捷美正式上市(從左至右依次是: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腫瘤事業部總經理王怡親女士、上海交大附屬胸科醫院放療科主任傅小龍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輝瑞生物制藥集團中國區腫瘤事業部肺癌治療領域負責人李雪琴女士)
擇取眾長,中國數據助力擇捷美® 閃耀全球創新藥舞臺
肺癌是中國最高發的瘤種,其發病特點也與歐美國家存在極大的不同。GLOBOCAN 2020數據顯示,中國肺癌發病和死亡人數分別占全球的37.0%和39.8%,肺癌防治是我國惡性腫瘤防控面臨的重大挑戰[1]。近年來,中國醫療工作者和醫學科學家們,從中國患者診療真實需求出發,推動國內肺癌診療大跨步的發展,尤其在免疫治療領域,有針對性的解決中國肺癌患者在臨床治療中面臨的難點、痛點,在改變NSCLC整體治療格局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患者的長期生存。
輝瑞秉承開放的態度,積極推進并踐行“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引擎”戰略。擇捷美®是在該戰略下,輝瑞與國內創新藥企積極合作引進的首款產品。得益于中國政府創新政策,以及藥物加速審評審批政策的實施,擇捷美®于2021年12月20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快速審批。該創新的免疫腫瘤藥物,具有獨特的雙重作用機制,激活免疫雙通路,用于聯合化療一線治療鱗狀、非鱗狀NSCLC。為滿足更多晚期肺癌患者的需求,輝瑞攜手行業各方,調動一切可支配資源,加速推動生產、物流、分銷等環節,擇捷美®獲批一個月內,高效落地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快速實現了商業覆蓋和患者可及,為國內更多患者帶來新生的希望。
擇捷美®注冊性III期臨床研究GEMSTONE-302主要研究者、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分享了肺癌免疫治療的新進展新思考:“擇捷美®憑借其獨特的雙重作用機制,在激活T細胞殺傷腫瘤的基礎上,保留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吞噬(ADCP)作用,活化巨噬細胞進一步殺傷腫瘤,為國內眾多肺癌患者帶來突破性治療獲益。其相關臨床研究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腫瘤學》上,充分顯示了國際學術界對中國研究結果的認可。作為實現了鱗癌和非鱗癌的全覆蓋的PD-L1單抗,擇捷美®將豐富現有的免疫治療方案,為更多患者帶來更有效的獲益。”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進行現場分享
本次大會主席團成員,吉林省癌癥中心主任程穎教授、解放軍總醫院臨床試驗藥理基地腫瘤專業組負責人胡毅教授、解放軍第960醫院王寶成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王潔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周建英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放療科主任傅小龍教授、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金陵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宋勇教授等專家表示,擇捷美®的上市,豐富了肺癌免疫治療臨床選擇,期待擇捷美®為更多患者帶來福音。
多維視角把脈免疫治療發展新趨勢,加速助力更多患者臨床獲益
此次上市會主會場之外,輝瑞還設置了“實戰聚辯專場”、“中青年先鋒對話專場”兩大分會場,就臨床一線診療中常見問題、免疫時代未來趨勢等兩大課題進行研討。
各會場聚焦不同話題,不同形式,精彩紛呈。“實戰聚辯”專場,理論結合實踐,針對臨床病例進行激烈討論,匯聚多方智慧,共同探索驅動基因陰性NSCLC一線耐藥機制及研究進展,以及特殊患者的免疫治療新進展。“中青年先鋒對話”專場,匯集眾多癌癥領域的年輕先鋒力量,夯實學術基礎,回饋研究成果,從不同角度分享免疫腫瘤時代研究新進展,為免疫治療的課題注入新鮮活力。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