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擔任CEO的8年多時間里,我只有過3天是順境,剩下的8年幾乎全是舉步維艱”,說這句話的不是別人,硅谷知名創業者、《創業維艱》一書的作者本·霍洛維茨。
據統計,中國每年約有100萬家私營企業破產倒閉,私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加上新冠疫情持續肆虐,更讓每個民營企業家如履薄冰。小到路邊營業到凌晨兩點的小攤主,大到“日行千里”的國際企業掌舵人,每一位企業家都籠罩在經濟下行和疫情沖擊的雙重壓力之下。2021 年中國企業創新創業調查(ESIEC)結果顯示,企業家工作時長超過53.2-71.1小時/周,個體戶平均每周工作超過71小時,真正過著“996”的生活。
但有一家企業卻似乎與這種緊張的大環境“格格不入”,不僅在疫情之后迅速完成了數字化轉型,而且還實現了逆勢增長,很快成為了業內津津樂道的“幸福企業”,它就是天九共享集團。天九共享之所以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幸福企業”,這與天九共享集團董事局主席、幸福企業理論奠基人盧俊卿密不可分。
初心:“讓奮斗者幸福”
盧俊卿一直堅定地認為,企業是為滿足員工和客戶的幸福而存在的。企業是員工和客戶謀幸福的工具,而不僅僅是賺錢的工具。在這個多數企業踐行“股東第一”、“客戶第一”的時代,盧俊卿帶領下的天九共享堅持“員工第一”,踐行“讓奮斗者幸福”。
盧俊卿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天九共享發展了30年,和眾多民營企業一樣,發展的過程中多次遇到過嚴峻挑戰,如果有一次出現團隊散了或客戶散了,天九共享就不復存在了。令他最感動是,經歷的困難越大,大家越齊心、越能無私奉獻。所以,他經營企業始終帶著一顆感恩之心。
2012 年 1 月,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了盧俊卿的專著《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書中,他首次系統地提出了幸福企業理論,在業界掀起了一場關于幸福的大討論。并與喬布斯、任正非等著名企業家一起,被評為“影響中國企業管理的十人十書”。
盧俊卿分享天九共享的“幸福企業理論”
“天九人是天底下最棒、最可愛的人,天九共享在30年時間從一家縣城小企業發展成為大型跨國集團,背后是無數天九人的艱苦奮斗、同心同德,是你們用心血、淚水、汗水鑄就的。”在不久前結束的2021年天九共享年會上,盧俊卿面對云端的天九人心懷感恩地說道。
作為“生意人”,利潤最大化似乎是企業家的天職,的確,每個企業家都希望不斷的提升利潤、擴大規模。但盧俊卿認為,企業的根本任務應該是追求幸福最大化,而不是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只是手段,幸福最大化才是最終目的。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必然導致"以錢為本",只有追求幸福的最大化才能做到"以人為本"。
盧俊卿提出了幸福企業的五項指標,并把這種管理思想變成了一套讓奮斗者幸福的自運行管理系統——“幸福績效”,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賢,摒棄了人治,實現了法治,走向了心治。“幸福績效”里蘊含著滿滿的責任意識和對人性的尊重,讓員工有空間、有方向、有時間慢慢的完善自我。如今“幸福績效”系統已經通過天九共享平臺推廣惠及更多企業。
通過賢者終身、優者有股、強者孵化三大機制和幸福績效自運行績效管理體系,盧俊卿讓天九共享的核心價值觀得到了有效踐行。他“舍”去了傳統企業對成本的精打細算,為員工提供了令人艷羨的高福利和貼心保障,在幫助員工獲得豐厚回報的同時,還能夠通過奮斗進取實現自我成長,得以幸福工作。
不創新 毋寧死
盧俊卿多年前就說過,不創新,毋寧死。他認為,現在是一個快速發展變化的時代,半年一小變,一年一大變,三年一巨變。對企業來說,如果創新小于變化就等于死亡。三十年來,盧俊卿緊跟時代,根據的國際國內形勢、市場發展趨勢變化,積極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終將當年3000元的原始資產的小公司,發展成 300多億的全球企業賦能平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如何去幫助其他企業共同發展?如何去開創一個年輕、創新、幸福、共同發展的商業新大陸?這是盧俊卿一直思考的問題。
盧俊卿在為企業家賦能的《老板悄悄話》節目中感慨道,“一個企業就是單打獨斗的‘螞蟻’,成百上千個企業家抱團發展就是‘大象’。”他將新商業戰略“乘法”分為兩個坐標軸:“格局是空間的維度,視野是時間的維度,前者可分為整體和局部,后者可分為現在和未來。”并據此劃分出四大象限,對應著“站在現在看未來”、“站在未來看未來”的不同境界,為企業家群體展示戰略的底層邏輯和方法論。
在“大共享”理念的指導下,天九共享幫助了眾多傳統企業順利度過了轉型期,也為中小創新企業提供了增長引擎,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目前,天九共享正在加速的創新企業超過300家,合作的投資機構伙伴超過380多家,平臺匯聚了近200萬家實名企業家資源,覆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區塊鏈、新零售、新電商等眾多領域。
作為一家擁有30年發展歷程的民營企業,盧俊卿帶領的天九共享青春正盛,一路前行。天九共享也一直將“共同富裕,共同發展,共同幸福”定位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這些年來,天九共享通過“大共享”商業模式,持續支持創新創業,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助推國內新舊動能轉換,讓更多的“幸福企業”加速成長。
Tags: 盧俊卿 企業 不能 只追求 利潤 最大化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