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空氣中國、申能能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和上海化學工業區投資實業有限公司與上;瘜W工業區于2022年3月1日在上海簽署投資協議,在園區內成立一家三方合資公司,以建設上海最大規模的氫氣充裝中心,加速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的氫能部署。
上海氫能保障基地項目簽約儀式
該合資公司旨在于全國領先的化工區上;瘜W工業區建設氫氣充裝中心(注)。一期項目投資額1.8億人民幣,預計于今年8月啟動,計劃建設日充裝產能為24噸 的氫氣充裝中心。二期項目計劃建設氫氣液化和充裝裝置,屆時將建成上海充裝能力最大的氫氣充裝中心 。
液化空氣中國、申能能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與上;瘜W工業區投資實業有限公司將發揮各自專長與優勢來建設上海氫能保障基地 。一期建成的氫氣充裝中心將利用上;瘜W工業區上游制造商生產工藝中的粗氫,由此產出的低碳氫 將通過高壓管輸車供應給上海及長三角地區交通領域的客戶。
氫能是中國能源轉型和產業重整的戰略支柱,在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中發揮重要作用。上海承諾比全國目標提前5年、即2025年實現碳達峰,致力于采取一系列措施發展氫能產業。《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明確了燃料電池汽車應用總量突破1萬輛、建成并投入使用各類加氫站超過70座的目標。
液化空氣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柏昊天 表示:“液化空氣相信氫對于減少碳排放至關重要,并一直致力于運用專有技術和豐富運行經驗在全球范圍內建設氫能基礎設施。上海化學工業區內落戶了幾乎所有國際化工巨頭,是中國領先的化工園區,正努力開拓中國化工行業的低碳發展路徑。我們很榮幸與園區和申能達成新合作,充分利用園區豐富的工業副產氫資源,生產更清潔的低碳氫產品。這將使我們能夠為清潔交通做出更多貢獻,共同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液化空氣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柏昊天(Nicolas Poirot)
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宋雪楓 表示:“縱觀工業革命以來的人類能源利用史,就是一部從高碳能源向低碳、零碳能源的過渡史。在能源低碳轉型、氫能利用已成為全球共識的今天,申能集團統籌梳理產業痛點,打通氫能發展的‘制-儲-運-加-用’關鍵環節,圍繞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的上中下游開展了多點布局,積極打造終端應用場景,初步構建形成了具有申能特色的氫能產業。與液化空氣、上;瘜W工業區開展的‘上海市氫源保障基地項目’是申能在氫能布局中的重要一環,旨在打造上海最大的氫源供應基地,助力上海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走在全國前列。”
上海化學工業區管委會主任馬靜 表示: “ 上;^圍繞國家‘雙碳’目標和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立足本市氫能供給體系建設、新材料研發制造、燃料電池測試和多場景示范應用等,加快打造氫能細分領域產業集群,力爭發展成為‘長三角氫能經濟服務總部、上海低碳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園區與申能、液空再次強強聯合,共同建設上海氫能保障基地,對推動上海清潔低碳氫能產業、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取得豐碩成果。”
上海化學工業區管委會主任馬靜
注:該合資公司設立仍需反壟斷批準
液化空氣集團在中國
液化空氣集團在中國擁有近120家工廠,近5,000名員工,業務遍布于中國大部分沿海區域,并繼續向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區拓展。集團在華主要經營范圍包括:工業及醫用氣體的運營,家庭健康服務,工程與制造業務(設計、制造以及安裝空分裝置、制氫裝置等),以及創新業務。
液化空氣集團在氫能源領域的堅實承諾
為全力支持2015年巴黎協議,液空集團承諾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緊迫性,致力于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作為氫領域的先驅,集團堅信氫能是能源轉型的基石。在過去的50年里,集團發展了獨特的專業能力,使其能夠掌握從生產、儲存到分銷的整個供應鏈,為氫能作為清潔能源載體在工業用途和清潔交通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做出了貢獻。液化空氣集團致力于到2035年在低碳氫能全價值鏈上投資約80億歐元,并在2030年達到3吉瓦的電解能力。
液化空氣集團 -- 全球工業與健康領域氣體、技術和服務的領導者,業務遍及75個國家/地區,員工約66,400人,為380多萬名客戶與患者提供服務。氧氣、氮氣和氫氣是生命、物質及能源不可或缺的小分子。它們象征著液化空氣的科學疆域,自集團1902年成立以來,始終位于其業務的核心。
液化空氣集團的宏偉目標是成為所在行業的領導者,實現長期業績,并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將堅決應對氣候變化和推進能源轉型作為其戰略的核心。公司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戰略旨在實現長期的盈利性、穩定及負責任的增長。這依托于全球范圍內的卓越運營、選擇性投資、開放式創新和網絡化組織。通過員工的全心投入與不斷創新,液化空氣集團利用能源與環境轉型、健康及數字化領域的變革,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更多價值。
2021年,液化空氣集團的銷售額達230億歐元。液化空氣集團在巴黎泛歐證券交易市場上市(A類),同時是法國指股CAC40指數、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及富時社會責任指數成員企業。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