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曉斌)“項目在建造過程中,通過BIM技術應用、鋁模+全鋼爬架、高精砌塊+薄抹灰、ALC隔墻板、自爬式電梯井道模板系統、內爬塔吊技術、永臨結合等綠色施工新技術,實現全周期減碳量約8212噸。”項目經理伊赟在云觀摩會上為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展示項目減碳成果。
(云觀摩會)
3月30日,由云南省建筑業協會主辦,中建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云南省2022年質量安全標準化暨綠色施工示范工程觀摩會在招平商務中心項目正式上線。應屬地疫情管控要求,此次觀摩會采用線上舉辦,通過VR全景視頻方式介紹了項目綠色施工工藝、建筑垃圾減量措施、超高層施工技術、質量管理、安全標準化管理、智慧工地應用等內容。
(云觀摩會主會場)
“四新技術”的運用,使得綠色建筑發展理念加速推廣。項目搭建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將VR技術、揚塵監測、視頻監控、信息化管理、BIM平臺以及一系列低碳、先進技術應用在建設過程中,將虛擬技術與實體建筑相結合,通過新技術、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實現節能、節水、節材,進而全面提高綠色建筑的質量。
項目按照“估算先行、源頭減量、分類管理、就地處置、排放控制”的原則,項目分別從施工現場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垃圾分類收集與存放、建筑垃圾再利用三個方面開展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減量各項工作。截至目前,項目共產生各類建筑垃圾2450噸,通過各類措施減少建筑垃圾排放1035.5噸,實際排放1414.5噸,平均每萬平方米建筑垃圾排放量約158噸。預計本工程總體完工后建筑垃圾實際排放量為6500噸,平均每萬平方米建筑垃圾排放量約260噸,滿足國家及地方政府每萬平方米建筑垃圾排放量不大于300噸的要求。
據了解,中建交通云南分公司作為駐滇央企,積極貫徹黨中央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決策,大力推廣應用國內外先進的綠色建筑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央企力量。
(項目效果圖)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