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持續加大城市交通綜合治理力度,在切實推進道路停車改革的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不斷實現對路側停車管理、違停監測、摩托車不戴頭盔監測、逆行監測、京B摩托車限行監測、機動車五日制限行監測以及共享單車區域綜合管理的非現場執法功能。全力打通路段“毛細血管網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精細交通組織,緩解城區道路交通擁堵情況。智慧互通(愛通行)作為中標此次東城區項目的技術服務方,將進一步服務東城區推進市交通綜合治理行動計劃,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
AI硬科技,賦能城市智慧停車管理升級
“對于路側停車,北京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兩大問題,一個是社會收益,一個是經濟效益。”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面對我國城市停車剛需缺口大、泊位利用率低的特點,智慧停車的發展是實現存量盤活,提高停車位利用率,解決停車難、停車亂、優化出行體驗的有效方式。在超級城市北京,道路停車改革工作不斷有序推進。2019年,按照《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有關“停車入位、停車付費、違停受罰”的基本要求,東城區率先從道路停車規劃施劃、電子收費、嚴格執法三方面開展改革工作。通過在路側安裝AI高位視頻等前端設備,實現了“經營性收費”向“政府非稅收入”、“人工現場收費”向“電子收費”轉變。得益于路側停車電子化的“無感支付”、“快速通行”,停車時間及軌跡因人工智能設備采集清晰可見,產生的實際費用也去向清晰,市民普遍關切的停車黑收費、亂收費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僵尸車長期占位被基本杜絕,兜圈找車位減少,市民煩心事少了,城市道路順暢度也逐漸提高。
智能引擎驅動力,“以靜制動”服務城市交通精細化管理
幾年前,東城區率先開啟道路停車改革工作,推動靜態交通秩序的改善與優化,如今,東城區守正創新,正在通過以靜制動、動靜聯動的方式推動城區綜合治理邁入新的階段。以靜制動是一種理念,也是一場技術革新。項目中標企業智慧互通自研的“AI SUPER EYE”及具備多維擴展應用能力, 憑借VSA車態感知技術能夠糾正違規停車行為,解決車輛違章停放、停車壓線、車輛剮蹭、車輛防盜、號牌違章等一系列難題,對摩托車不戴頭盔、車輛逆行、京B摩托車限行、機動車五日制限行以及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問題完成非現場執法功能,保障交通秩序, 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感。同時,道路資源可以最大限度讓渡于動態交通、做到真正的還道于民。在安防管理方面,助力提升交管部門辦案率,為城市綜合治理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該技術已成為城市交通區域綜合治理的核心科技,也是全國眾多城市靜動態交通管理的標配。
智慧互通項炎平博士介紹,得益于超級視線VSA車態感知技術極強的場景擴展遷移能力,可通過聯合多目標識別、檢測跟蹤、車輛行為識別、人車關聯分析、車型識別、車輛REID、多類別語義分割等算法族,實時感知監測區域的車輛狀態、行為、態勢,強大的立體全息感知能力,可為城市管理者提供精準的多維交通畫像。為交通綜合治理、重點治安防控、市政綜合管理等不斷提供最前沿有效的技術支撐。
打造綠色出行的先導性應用,助力交通碳減排
國際能源署(IEA)的統計數據顯示,交通領域已成為各國實現碳中和遠景目標的重點和難點。智慧交通被賦予服務低碳交通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時代責任。交通低碳發展亦需要采用更多新技術、新設備保障城市交通運輸系統的有效運行,提高居民出行效率,減少出行碳排放。
智慧互通集團從解決“停車難、停車亂”問題出發,提升泊位使用率,減少無效尋位造成的交通擁堵及碳排放。以一次建設多次賦能的技術能力,以靜制動的管理理念,解決城市擁堵。同時,以技術賦能交管智慧化建設,高速應用場景智慧化建設,從路口到路段到路網優化整體出行結構,服務城市低碳綠色出行。
在可預見的未來,科技創新是打造智慧交通、提升市民出行體驗的必要手段,技術創新將通過信息與物理融合的系統,提升人類的智能和體驗,改變生活方式、升級產業結構,進而改變城市的運轉方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在這之中,樣板效應的力量不可忽視,可以加速城市建設的高質量推進。智慧互通(愛通行)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幫助城市思考和決策,讓智慧交通成為智慧城市的新治理思想,打造人性化交通環境,創造智能、綠色、安全的出行環境。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