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創新驅動離不開人才驅動。當前,人才短缺成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盡快培養適應數字經濟發展、具備數字化知識結構和數字化動手能力的人才,形成結構多元、層次合理的人才隊伍,這離不開對青年人才的重點吸納與培養。尤其是面對當下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困境,要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急需培養具有愛國精神、戰略視野、專業技術過硬、富有進取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力量。
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亟待解決:
政府人才政策惠及面窄,“四唯”現象仍較嚴重,民營企業科研人才難以拿到相關資質成果,在評選中容易缺失;青年中堅很難獲得人才政策,吸引力降低;民營企業在人才政策中仍然存在缺位現象。
人才是驅動發展的核心要素,而青年人才更具有創新實踐的熱情。如何更好地激發青年人才活力?
一方面在創新人才政策方面,建議增設非物質性政策。如在打造核心技術企業在職人才學習通道時,可提供高校免試就讀非全日制碩士名額。由政府牽頭,為核心技術企業等位列政府重點關注企業名單上的企業,每年提供若干免試或優待名額,讓上述企業中工作3年以上員工可在與企業達成合作的高校就讀非全日制碩士學位,讓廣大青年人才在工作之余可以得到培養的機會,將理論與實踐知識更好結合。
同時關注青年人才的心理健康與情感聯系,打造青年人才間的交流平臺,充分滿足社交需求。積極通過現存組織機構,廣泛聯系專精特新領域各企事業單位,開展企業間的交流、聯誼活動,利于行業內部人員的融合,也利于幫助青年人才解決單身問題,從而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城市扎根長期發展。
另一方面,建議在人才評選時可引入企業和社會推薦制。
此外,建議多設立一些面向青年人才的評選項目,給青年更多的榮譽和社會認可;可適當放寬人才租房福利政策的評選標準,放寬青年人才的落戶限制,更多鼓勵企業參與推薦,這樣不僅能更好地滿足青年人才現實需求,也能幫助企業更好吸納優秀青年人才,讓青年人才在企業和所在城市都更有歸屬感,利于長期發展貢獻才智。
(作者系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常委、朝陽區工商聯副主席、柏睿數據總裁 梁雪青)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