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縣委常委,副縣長梁恩雄(左一)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匡長奉(左二)深入到鄉(鎮)督查退役軍人服務大廳建設進度。
5月23日,筆者從湖南省綏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該縣寨市鄉湖南省百家紅色服務站標準化建設順利通過省級驗收。全縣其他16個鄉鎮的退役軍人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基本完成。
綏寧縣成功蟬聯第十屆湖南省雙擁模范縣,取得了邵陽市最優的省級百家紅色退役軍人服務站,形成了綏寧特色,打造了綏寧名片,他們的舉措是:一是“ 黨 建” 工作 貫始終,退役軍人工作開創新紀錄。 綏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支部始終把黨建工作擺在首位,他們以黨建促業務,以黨建促提升,以黨建促維穩,牢牢的把黨的統領地位樹牢、樹正、樹好,把黨建工作的責任制與各項工作有效結合,他們全年組織學習15次,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職黨員進社區”、“講黨課”活動12次,通過加強黨建,各項工作穩步提升,在人員培養、業務培訓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退役軍人事務工作的長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二是以信訪維穩為重點,在創新維權幫扶機制上取得新突破。 他們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工作,定期專題研究全縣涉軍思想政治和權益維護問題,實行局長掛牌督辦制,每月明確領辦督辦1至2件信訪案件;采取工作日全天候接訪,持續開展“六個一”暖心服務,今年以來,局領導接訪下訪80余人次,接待來訪退役軍人及群眾320余人次,共辦理、辦結上級轉交信訪案件16件,政府服務熱線21件,按期辦結率100%,滿意率97%,全力依法解決退役軍人合法訴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和“上下聯動、內外協作、形成合力、確保穩定”原則,積極協助相關單位做好重點人員的穩控工作。著力解決歷年來遺留的疑難問題,化解多年遺留信訪難題2起,全年零進京、赴省零登記,確保了我縣大局穩定、促進了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三是以 雙擁創建為契機,在營造工作氛圍上實現新氣象。 以雙擁工作為抓手,落實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撫政策。按照政策要求足額申請發放2021年優撫對象各類補助資金1920余萬元;采取雙向選擇、公開選崗和指令性分配相結合的、以量化評分為主要依據的退役軍人安置辦法,全年接收符合政府安置政策退役士官14人; 2021年以來在春節、“八一”、建黨100周年等重要節日走訪慰問退役軍人1.1萬余人,慰問功臣模范100余人次,傳遞了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按照省、市進一步做好退役士兵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要求,根據市場需求,對2019、2020年退役未參加過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學歷教育的自主就業128名退役士兵進行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通過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定崗式”培訓,有效穩定了退役軍人群體,激勵廣大退役軍人建功新時代、創造新業績,為黨旗增光添彩;
青山蒼蒼埋忠骨。綏寧縣隆重舉行83位零星烈t墓集中葬入園儀式。
四 是推廣 “ 楓 橋經驗” , 打造退役軍人服務 站 新平臺。 綏寧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積極主動推廣全國先進的“楓橋經驗”,他們將“楓橋經驗”打印成冊,下發到社區、各鄉鎮服務站,局領導并深入到社區,村寨向退役軍人宣講學習“楓橋經驗”。結合綏寧實際,制定了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工作計劃,嚴格落地落細。在全縣推廣“楓橋式”退役軍人服務站經驗做法,開展示范型退役軍人服務站創建活動,圍繞“五有”“全覆蓋”等規范標準,完成了寨市鄉省級百家紅色退役軍人服務站的建設,成為全省最高標準的鄉鎮退役軍人服務站,其他鄉鎮服務站標準化建設全部納入縣政府的工作日程。標準化服務站的建設大大提高了退役軍人服務站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有利于更好地維護退役軍人的合法權益。五是 擴大宣傳覆蓋面,傳承紅色基因呈現新面貌。 綏寧是革命老區和多個紅色基地,每年的清明節、七一黨日、八一建軍節,組織干部、黨員和老師、學生重走“紅軍路”,開展在“紅軍路”上上黨課,交黨費,新黨員入黨宣誓活動。今年來,他們對全縣紀念園設施進行了整修,還新建了兩座烈士陵園,對全縣83位零星紅軍烈士墓進行集中遷葬,并舉行入園儀式。聘請老黨員、參戰軍人講解戰爭經歷和英雄人物的先進事跡,組織和鼓勵參戰老兵、老黨員撰寫回憶錄,進行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鼓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繼承先烈遺志,增進全縣人民擁軍優屬共識,為退役軍人事務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出現了全縣退役軍人表示“北京不去、省內不聚、外省不串、網上不炒”,一心跟黨走,崗位建功立業的新面貌。
(通訊 員:劉大華 楊和平、周映彤、謝宏祥 )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