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粹,戲曲是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現代視聽浪潮的推動下,當傳統戲曲遇上了數字化技術,該如何找到創新“圈粉”年輕群體的時代密碼,重新煥發藝術的璀璨之光和蓬勃的生命力?
5月25日,由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中國戲劇家協會監制,浙江古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發行的“戲古潮新”系列數字藝術品第二期作品共6萬份即將在鯨探app和支付寶鯨探小程序上線。作品內容包含了從京劇、豫劇和婺劇三大劇種中的《貴妃醉酒》、《空城計》、《七品芝麻官》、《花木蘭》、《白蛇·斷橋》、《穆桂英掛帥》等六大經典唱段,每段分別限量發行1萬份。
“我們希望為收藏者領略傳統美學魅力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也為我國的傳統戲劇藝術文化傳播貢獻微薄之力。”浙江古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方美佳表示,“戲古潮新”系列數字藝術品的打造旨在用豐富多元的場景呈現,讓更多年輕人接受、喜愛傳統戲曲和文化。
據悉,本期數字藏品集聚了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水平的梅花獎名角,在名段、絕活驚艷亮相展現著中國戲劇藝術之美的同時,別具風格的賽博空間場景亦增添了神秘的科幻色彩,為觀眾帶來極具立體感、穿越感、沉浸式的視聽震撼。
“我們的職責就是把戲曲傳承跟發展延續下去,通過不同藝術形式跟戲曲融合,展現給我們的觀眾。”對于第二期數字藝術品的上線,北京京劇團的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張馨月如是說。此外,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金不換對于藝術品采用數字技術傳遞戲曲文化內核的方式,也表達了高度評價。“我真誠歡迎青年朋友們到中原來,吃上燴面,唱上河南豫劇,愛上河南的戲曲文化。”
而在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的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麗俐看來,不斷精進的婺劇表演形式,正在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婺劇、喜愛婺劇。“我們的觀眾越來越年輕,演員越來越年輕,他們都愿意來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隨著近幾年“國潮”的興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僅要挖掘與新解其核心價值理念,更要融合數字手段創造新穎的表現形式。古集文化把當下深受Z世代年輕人喜愛的“賽博朋克”場景融入到中國傳統戲曲之中,展現了東方賽博里的春色如許,驚艷了無數網友,燦爛的傳統文化也因此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2022年初,“戲古潮新”系列數字藝術品首期在鯨探app和支付寶鯨探小程序一經上架,5萬份藏品在短短50秒內即告售罄,這是浙江古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數智技術助力中國傳統文化產業升級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地探索與嘗試,推動了傳統戲曲IP首次拉開元宇宙帷幕。
近年來,浙江古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加速推進非遺保護的數字化進程,通過數字藏品積極探索新時代的表達方式。特別是在文化內容的合作上,浙江古集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圍繞數字文化創新、非遺資源傳承、文創產品開發、傳統文化推廣等方面展開全面、深度的合作,發揮資源賦能、文化賦能作用,共同推動數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