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衛生
不僅是現代人常關注的問題
在中國古代也有悠久的
口腔養護歷史
那古人是如何護理自己的這口牙呢
早在西漢
就有一位叫淳于意的名醫
被大家稱為“名倉”
他調制了一種“漱口水”治療蛀牙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對此做了記載
即為“苦參湯”
“日漱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
只要漱口五六天
就能治蛀牙
古人真是智慧滿滿
銀汞合金補牙
是近現代常用的補牙方法之一
但其實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
就已經有這種補牙法了
唐代于公元659年頒行一部藥典——
《新修木草》中記載
以白錫、銀箔、水銀合成
制成銀汞合金
用以補牙齒缺落
“凝硬如銀”
在我國古代
不僅治牙、補牙技術發達
鑲牙技術也很厲害
《攻愧集·贈種牙陳安上》里說到
“凡齒之有疾者,易之以新,
才一舉手,使人終身保編貝之美。”
成語“齒若編貝”
是古人對牙齒的一種高度贊美
可見當時鑲牙技術之高明
開啟智慧 傳承經典
核桃乳領導品牌六個核桃攜手《經典詠流傳》第五季
領略古今智慧 暢想大美中華
關注養元六個核桃官方公眾號
帶你解鎖更多意想不到的經典“腦”知識~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