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我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樹立和突出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推動非遺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由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主辦、內蒙古展覽館承辦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內蒙古非遺宣傳展示主場活動在內蒙古展覽館舉辦。
本場活動以“中華頌·非遺傳承文脈”為主題,線上線下同步開展,包括“啟動儀式”“內蒙古長城四季非遺展”“內蒙古黃河非遺美術作品展”、內蒙古“非遺購物節”線上展銷及“傳統手工藝大課堂”線上社會教育活動等內容。
6月10日下午,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內蒙古非遺宣傳展示主場活動啟動儀式。介紹主場活動安排,宣讀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內蒙古入選項目、自治區優秀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代表、第七批自治區級非遺項目名單,公布新增的5家自治區傳統工藝工作分站、9家自治區非遺就業工坊以及新設立的5個自治區“非遺曲藝書場”、8家自治區“非遺研究基地”、10家自治區“非遺在社區”試點名單等,盟市匯報當地“遺產日”活動,非遺就業工坊負責人交流經驗,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胡豐講話并宣布主場活動啟動。
當今世界,人們提起中國,就會想起萬里長城;提起中華文明,也會想起萬里長城。本次展覽選取內蒙古長城沿線167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展出近600件實物展品、60幅圖片和30個視頻。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本次展覽展出近100件非遺美術作品,包括剪紙、烙畫、皮畫、面塑、泥塑、刺繡、掛毯、骨雕、石雕等。
精選我區老字號、非遺就業工坊、扶貧車間等非遺企業的產品,以及“內蒙古長城四季非遺展”“內蒙古黃河美術作品展”作品,涵蓋食品、日用品、文創產品、工藝美術作品各方面,齊聚“內蒙古非遺館”網店,開展線上集中展銷活動,讓人民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購買非遺產品,感受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迷人光彩,擴大內蒙古非遺品牌的影響力。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