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交通四川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來,始終聚焦市政、公路、軌道交通、房建業務板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服務國家戰略,著眼結構優化,深入貫徹落實集團總體發展戰略,健全運營體系,深耕區域市場,將新發展理念融入川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一、夯實治理體系擘畫強企新局
定盤謀勢、完善體系。四川公司總部位于成都,堅持以川渝為主戰場,輻射珠三角區域,工程業務覆蓋市政、公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房建等領域的施工總承包及融資投資建設。公司不斷加強總部組織機構建設,已形成營銷、項管、安全、技術、物資、商務、財務和綜合八大職能體系,各業務系統制度和體系不斷完善,工作規范性有序提升。
初心彌堅、擘畫新局。公司積極在建設精品工程、優質工程、民生工程、城市地標建筑上下功夫,服務屬地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司瞄準高端資源,打造區域優勢,承建國內最大的婦女兒童醫院成都安琪兒醫院,成都龍泉驛區首個國際化社區天合花園項目,參建重慶地鐵九號線,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成渝雙城經濟圈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公司“立足川渝,挺進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布局進一步鞏固。
人才強企、蓄勢賦能。公司黨委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黨管隊伍,積極踐行人才興企戰略,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減、員工能進能出”機制,促進人崗效能最大化。公司現有員工304人,其中高級工程師19人,一級注冊建造師45人,注冊安全工程師4人,一級造價師6人。全面落實集團“雙50”政策,“85后”占比100%,干部年輕化突破“93”大關。
二、聚焦管理創新充沛發展動力
履約管理助發展。四川公司以標準化管理為抓手,深入開展“管理提升”和“對標對表”等專項提升工作,做好新開項目100%全過程管理策劃,確保重點工程開通(交付)完成率100%,一級節點實現率90%以上。發布《項目經理競聘管理實施細則》,嚴格執行項目經理崗前競聘及“鐵三角”內部選拔制度。狠抓安全質量,不斷探索和實踐EPC管理模式,公司現場履約能力取得長足進展。
經濟管理穩提升。公司編制《大商務體系建設方案實施細則》,明確未來三年工作目標,發布《商務管理規定動作》,規范項目全周期經濟管理行為,制定商務基礎數據管理標準,提升項目商務數據的抓取質量、分析能力。公司強化項目目標責任制,全面加強預算管理,推行物資標準化運營;持續規范完善財務管控,做實過程結算;堅持技術商務聯動,攻堅潛虧項目,聚力過程創效,公司經濟體系建設、管控能力和預收益率逐步提升。
科技創新添動力。公司創建BIM創新工作室,加大BIM人才培養,獲省級建設工程BIM應用大賽三等獎1項;獲國家及省部級QC成果獎8項,省部級科技、綠色示范工程立項4項,申報中建集團科技示范工程1項,發表論文10篇,發明專利1項。落實“雙碳”戰略,環西南石油大學項目榮獲成都市綠色施工標桿工地。
三、踐行初心使命彰顯央企擔當
黨建活動有成效。四川公司黨委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度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互融互促,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及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組織“百姓衣櫥”愛心捐贈、助力高考志愿服務、送學送教服務,舉辦“紅領巾學黨史·蜀少年樹初心”黨史宣講活動,開展“大干100天·獻禮100年”勞動競賽、獻給黨的“三行情書”“我和國旗合個影”“共繡黨旗”、紅歌接力唱等活動,營造良好宣教氛圍,推動黨建活動常態化長效化。
服務社會有擔當。迅速推進重點民生工程建設,東莞濱海市政工程項目、220千伏沙西電力通道項目先后竣工,重慶地鐵九號線六標項目順利通車,成都絳溪三線道路工程網紅人行天橋圓滿交工,以實際行動服務屬地群眾,厚植民生福祉。廣泛開展志愿服務,疫情期間,公司積極為職工和工友進行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確保疫情防控零感染,組織志愿者支援社區抗疫,完成核酸采樣萬余人次。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定期采買甘肅福建農產品,彰顯央企擔當。
為民辦事有作為。公司下發23條關心關愛員工指導意見,策劃“每月一主題”,開展“工會主席接待日”和黨員干部、青年團員進社區活動。組織黨員、團員注冊志愿中國,為辦事群眾提供咨詢、引導等“幫代辦”服務。開展義務植樹、交通引導、慰問抗戰老兵、關愛孤寡老人等志愿服務,為農民工提供“健康套餐”體檢和愛心義診。
砥礪奮發啟新程,篤行不怠向未來。中建交通四川公司將繼續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聚焦中建集團“一創五強”戰略目標、中建交通“兩優四強”戰略目標,深入實施“166”戰略舉措,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為中國建筑組建40周年、中建交通組建10周年添光增彩,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