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更多像我一樣的大山里的孩子,能通過努力,提升能力,改善生活。”
距離第一次在“共享陽光”見到曲比阿格已經過去了三年,如今他不僅已經完成了中專課程的學習,甚至還多次往返大涼山,帶領更多處于困境中的青年一起來到上海,一邊打拼,一邊參加學歷教育培訓。
學員們認真地參與烹飪培訓
出生于大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曲比阿格是來滬打拼人群中的一員。為了挑起家庭的重擔,他不遠千里來到上海,從事了長達六年的消防工作。
退役后,由于大部分職位對學歷文憑和專業技術都有較高的要求,兜兜轉轉他也只能從事保安這類體力勞動工作,既辛苦不說,收入也不高,只能勉強維持生活。
直到2019年,機緣巧合之下他參與了由匯豐中國支持開展的“共享陽光”項目,進行了中專學歷教育培訓,建立起更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夯實了專業實踐技能,使他的事業穩步提升,工作目標逐漸清晰。
自2008年起,匯豐中國資助,上海市教育慈善基金會主辦,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落地實施“共享陽光”——上海外來務工者學歷教育與就業技能提升援助公益行動(以下簡稱“共享陽光”)。
項目為青年務工人員提供學歷教育培訓,幫助其獲得中專、大專學歷文憑,鏈接就業機會,改善就業環境。
多維發展再深造
職業道路上“共享陽光”
曲比阿格在“共享陽光”度過了一段忙碌且充實的學習時光。
他回憶說,當初報名參加“共享陽光”的時候其實是有些猶豫不定的,因為不確信自己是否能堅持下來,也很擔憂初來乍到的自己弄不明白學習工具。但是,他的憂慮很快就被打消了。
“我一去就感覺學校的老師特別好,不僅給我們發書,還給大家建了一個學習群。老師說如果哪里有不懂的可以直接反饋在群里,他會為大家一一解答。”這些細節都讓曲比阿格更有動力,也更加充滿信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通過“共享陽光”,他也結識了非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積極交流學到的東西、自己的收獲和對未來的憧憬等等,可以說學習的氣氛異常熱烈。
2019”共享陽光“畢業典禮合影
由于曲比阿格的勤奮和努力,他最終拿到了中央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的畢業證,還成為了“共享陽光”的一名優秀畢業學員。
也因為已經正式注冊成為中專學生,破格獲得考試資格,他取得了三級保衛師的資質,很快被提拔為管轄100多名員工的區域經理,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相比本身就生長在城市里的人們,我們這些山區里過來的人錯過了很多學習機會,學歷是格外重要的,所以我們都覺得這個項目很有用,幫助大家拓展了很多職業發展機會”,曲比阿格說。
可見,“共享陽光”給予學員們的幫助和影響遠不止單純的就業技能提升,意義更為深遠的是其課業覆蓋下學員就業選擇面的拓寬、自學能力的飛躍,以及互助交流機會的激增。
不忘初心
教育接力惠及家鄉
目前,完成了中專學業的曲比阿格,還計劃參與“共享陽光”大專培訓。
“我要繼續成為‘共享陽光’的學員,參加大專、本科的學習,拿到文憑后,再往上考一級保衛師資格證,這樣就能著手嘗試著建立自己的團隊了”,他深切地表達了對求知的渴望和對美好人生的憧憬。
MarKⅢ氬弧焊班培訓
正是憑借著這種認真、勤于付諸實踐的勁頭,曲比阿格正一步步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他也越來越清楚學歷在職業發展中的緊要地位,希望未來自己能學到更多跟目前職業需求相匹配的技能和理論知識。
他進而想到了自己的家鄉——大涼山。在那里,還有更多同最初的自己一樣的青年,向往著走出大山尋求更好的出路。
因此,他希望能把“共享陽光”所帶來的教育福利引薦到自己家鄉,也希望讓更多人看到通過學歷再教育改變命運的可能性和新希望。
于是,2019年至今,曲比阿格多次往返家鄉,帶領了100余名青年來到上海,共同參與到“共享陽光”中,學習無人機、婚紗拍攝等多項技術,鼓勵大家一起在陽光下邊學習,邊拼搏,邊成長。
學員們在剪紙提升培訓班綻放笑顏
在匯豐中國資助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開展“共享陽光”的14年里,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并獲得學歷文憑的受益人已有逾5,000人。
這些學員通過培訓,不僅提升了學歷,更獲得了廣泛的職業發展空間,逐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一直以來,匯豐中國和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弘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鼓勵青年學員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努力使自己成為有志于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年輕人。
未來,“共享陽光”仍將持續服務青年發展,幫助來自全國各省市的務工青年通過教育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雙重提升,為其提供發揮聰明才智、創造優良業績、作出更大貢獻、獲得美好生活的發展空間。
(新媒體責編:pl090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