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四聚焦四提升”,打造海外黨建“1+N”特色品牌,深化黨建工作標準化建設,助推黨建與業務相融并促,匯聚起開啟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新征程的磅礴偉力。
聚焦文化理念 提升經營質效
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從機關和項目兩方面著手,通過開展對標學習、思想解放大討論、“我為企業發展獻一策”、系統務虛會以及“雙四型”建設等活動,深入落實文化理念更新專項行動,取得明顯實效。
開展“大對標、大學習”,梳理歸納有價值的意見建議27條,總結企業在改革發展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27項;打造“四型”機關,切實將機關塑造成政治強、善管理、勇擔當的表率,機關部門24小時服務境內外項目成為常態;各黨支部深入創建“四型”黨支部、打造“四力”團隊。其中,阿爾及利亞公司黨支部成立“黨員突擊隊”“青年突擊隊”,攻克履約技術關卡, 全力以赴保證了第十九屆地中海運動會的圓滿舉辦,奧蘭體育場作為運動會的主會場得到了地中海運動會組委會、阿國政府以及各國運動員的高度贊譽。
聚焦創新賦能 提升發展質效
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深入領會“以生產經營成果檢驗黨建成效”要求,積極拓展“黨建+”新模式,以黨建激發創新創效活力,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重點工作、日常工作深度融合。
深入推進“黨建+安全”,舉辦安全知識競賽、境外安全知識培訓、行為安全之星等活動,全面落實新安全法要求,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效益。其中,阿爾及利亞奧蘭體育場項目被集團公司評為2021年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
深化落實“黨建+科技創新”,舉辦科技創效“雙優化”大賽活動,聚焦創效推動科技創新。奧蘭體育場項目技術團隊通過科技創新,設計出一套遠程控制照明系統,能實現點對點的全盤自動化控制。同時,通過技術優化,體育場的通風空調、強電配件、消防、網絡、聲控、大屏顯示等系統全都實現了自動控制,得到了業主和地中海組委會的高度贊揚。
聚焦關愛機制 提升服務水平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把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做好后勤保障作為主基調,以解決境外員工及家屬實際問題為導向,聚焦境外員工及家屬的“急難愁盼”,不斷創新工作思路,以黨建引領、創新服務載體,多措并舉把黨的關愛和企業的關懷切實送到廣大境外員工及家屬的心上,把“知員工情、解員工憂、幫員工困、暖員工心”作為凝聚人心、構建和諧、增強團結、提升隊伍的一項重要舉措,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成立境外員工家屬關心關愛領導小組,制定“關心關愛境外員工家屬”方案,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精準幫扶;以政策全覆蓋、人群全覆蓋、關愛全覆蓋為導向,分區域建立了阿爾及利亞、俄羅斯、東馬、印尼等“境外員工家屬微信群”,建立24小時員工家屬求助熱線;定期走訪慰問境外員工家屬,通過集中發放、郵寄快遞和登門走訪的方式將米、面、油等慰問品、慰問信和志愿者聯系卡送到境外員工家屬手中;設立專項應急幫扶基金,解決境外員工家屬遇到住院押金、房貸月供和子女學費等突發性、臨時性困難,切實解除境外員工的后顧之憂。
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首創“云端”見面會和境外員工及家屬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云端”見面會11場、心理健康知識講座9場,不僅為境外員工與家屬傳遞思念、“云”團聚搭建橋梁,也為境外員工及家屬有針對性地提供緩解壓力的應對方法和技巧,增強自我調控能力,增強對各種健康問題的抵抗力,為員工在境外安心工作構筑堅實后盾。
聚焦思想教育 提升人才合力
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充分利用“微黨課”,建立海外《周末課堂》《流動講堂》,創辦《青年夜校》、設置學習自習室,推行“主講人領學+心得分享”的互動學習模式,全面助力員工學習取證,推動事業部員工素質能力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建設“空中課堂”升級版,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優勢,通過網站、公眾號、微信群等載體,將學習資料鏈接到“云”上,推送至黨員干部的“手掌心”,拓展到“八小時”之外,將宣傳陣地從“室內”轉向“空中”、“集中”轉為“分散”,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促使教育宣傳培訓與抓好服務生產經營中心無縫融合,黨員教育“不打烊”、學習培訓“不斷電”,切實把黨員組織起來、職工動員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強化海外項目管控、防范海外項目風險、加強海外員工隊伍建設,形成提質增效、上下同心的強大合力。
中國二十二冶海外事業部黨委緊緊圍繞“強基提質、效益再提升”主題主線,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生產”的理念,在深度融入生產經營上出實招、見實效,引導和激勵廣大黨員職工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為企業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