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茹
在這秋高氣爽的九月里,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在吟誦經典古詞《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寄托相思之情、抒發內心感悟時,我們心中的那股思鄉之情、團圓之心便愈加濃烈。
從古至今,中秋節就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節日,比起熱鬧的春節,我更愛這個象征著團圓的中秋節,還愛它月餅的金黃飽滿,更愛它的花好月圓人團圓。中秋節也是人們慶祝豐收的節日,中秋之夜人們吃過團圓飯后,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著天空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的習俗,還有賞月吟詩的慣例。
如果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團圓的味兒。隨著我們慢慢長大,離開父母,離開故鄉,隨著我們慢慢變老,父母離去,子女遠走,唯有中秋節,是讓我們與最親的人團圓的節日,是那一輪明月召喚我們相聚的日子。無論工作再忙再累,無論工作的地方離家有多遠,只要中秋節將至,華夏兒女都會油然而生想要回家的心情,俗話說“月是故鄉明”,在月亮升起之前一定要趕回家,與家人團聚,和家人一起吃一口團圓的月餅,賞那輪家鄉的月,無論月餅的味道如何,心里都會開出一朵幸福團圓的花來。
如果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思念的味兒。每逢佳節倍思親,思念就像是中秋的滿月,牽掛就似那漫天的繁星一樣,漂泊在外的游子,身在異鄉,頭頂的圓月再圓,也始終不是自己想看的那一輪,看著萬家燈火下的熱鬧,更使得游子思念遠方的親人,思念父母的音容笑貌,思念母親嘮叨的關心,思念父親那一手好菜,思念兄弟姐妹們的嬉戲,思念把空氣也變得苦澀。
如果說中秋有味道,那就是溫馨的味兒。餐桌上方的那一盞燈是溫暖的黃色,映著圍坐在餐桌上的人們幸福的笑臉,眉眼間傳遞的都是溫暖的笑意,滿足、幸福。餐桌上擺放著香甜的月餅,金黃而飽滿,各種收獲的新鮮的水果,捧著手里的月餅咬一口,甜到了心底,這份甜蜜不就是媽媽的愛,爸爸的盼,家庭的溫暖嗎。這樣一幅溫馨的畫面,真想永遠的定格在腦海中,在孤單時想起,在失落實想起,在一個人奮斗的夜晚里想起,那都是咬牙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時光飛逝,那些曾經鮮明而深刻的一幕幕,在無情的歲月里變得黯然失色,也許我們不會想到,許多年以后,雙鬢漸白的我們是循著怎樣的一種味道穿過如清晨的大霧一樣千萬天待染的白沙般繁復的回憶,低走一個曾經美好的瞬間。也因為如此,我們才能重新品嘗舊日那溫馨的味道,中秋的味道。
在這里提前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月圓人團圓。
灤平項目部
2018年9月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