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峰
如果說每個項目都是一座山的話,那么施工現場的“八大員”便是組成這座大山的頑石,少他不少,多他不多,但正是這塊塊頑石竟能將山峰送入云巔。
那么員一年,都干了些啥呢?
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后復工開始的很晚,2月底項目部應地方要求與威海地方客運站取得聯系租大客接各地工友返崗復工。而我,則配合工程部完成對返威人員的登記和體溫檢測工作。從那開始,工友之家有了煙火氣,而我的工作接踵而來,每天三次的體溫檢測登記,每天兩次的宿舍區消毒,每天每人配發一次性口罩,教大家掃碼健康登記領取健康嗎等等
3月11日,項目經威海市相關部門現場檢查后,同意復工,下發復工令。威海九龍灣的工地現場從那天開始熱鬧了起來,每天6:30工友上班的時間而我要早他們30分鐘起,到項目部做好體溫檢測的準備工作,對所有進場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中午下班,晚上下班一共三次。對于一些今年新進入工地的工友,我把他們組織起來進行入場三級教育,跟以往的教育不同,今年的教育應地方及公司要求加上了疫情防控方面的相關知識,也給大家講解了口罩正確佩戴的方法和“七步洗手法”,并按照甲方要求制作帽貼,帽貼包含疫情隔離的相關信息。
在接近一個月的過渡期后,項目現場進入到了大干階段,樓層澆筑達到了5天一層,進入穩定且快速的施工階段。而安全部負責的附著式升降腳手架的提升驗收也達到了真正的高強度,一天一棟,兩棟,忙時甚至做到了一天三次提升,而我也一次次的上樓進行驗收,驗收后進行旁站,避免人員從樓周邊區域走動、穿行而發生意外。過程雖然累但是看到架體完成提升的那一瞬間還是很開心的。
樓層起的飛快,塔吊頂升的頻率也快了起來,從一開始兩個月一頂升到后面一個月一升,帶來的工作壓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復工以來,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在重大危險源的管理上受到的壓力也與日俱增。每次頂升前我都會查一下當地氣象信息,確保作業過程風力保持在較小的范圍內。頂升前對作業人員進行必要的交底,叮囑他們高處作業的所有要求,然后旁站監督他們的作業過程。
5月,工地迎來了新家伙--施工升降機,這家伙量可大,一臺雙籠,一共七臺,但受實地影響有一臺只按裝了一個籠。跟塔吊一樣,電梯也是需要頻繁的升節,提升高度,但因為附著架的原因,提升的頻率并不是很快,也就一個月一次吧,而即使頻率不大,帶給我的任務也是讓我頭大。每天每個電梯看一眼,限位是否有效,螺絲是否松動,是否是專人開電梯?每月完成電梯月檢,并留好書面記錄。
就這樣一直忙,忙到了現在,過程中數不清的檢查,數不清的整改、罰款,一次次的教育、培訓,充實了我的一年,也充實了的職業生涯,為我的建筑事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石。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