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推動進步,助力血液腫瘤患者走向"治愈"未來
2022年9月24日,一項主題為"改變治愈未來 Change is the cure™ · 為愛點亮"的血液腫瘤患者關愛行動正式啟動。該項目是于9月22至25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十七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的重要內容之一,致力于呼吁社會多方攜手,以愛傳遞希望,助力血液腫瘤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并迎來治愈疾病的未來。該關愛行動得到包括百濟神州在內的多方共同支持,血液腫瘤領域的多位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啟動了項目。
血液腫瘤患者關愛行動啟動儀式
血液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但長生存率和治愈率也在提高
血液腫瘤是起源于造血系統的一大類惡性腫瘤的統稱,主要包括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當前,由于人口老齡化趨勢、生活方式等影響因素,血液腫瘤的發病率正快速攀高,是我國公眾健康和公共衛生領域面臨的一大挑戰。其中,我國每年淋巴瘤新發病例約10萬人[1],[2],發病率年增長率為3%~5%[3],已成為臨床常見的幾種主要癌癥之一;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是一種快速進展的血液及骨髓性腫瘤,在成人和兒童中均有發病[4]。ALL約占成人白血病的20%;2018年,中國約有82607例新增白血病患者[5],[6];多發性骨髓瘤(MM)是血液系統第二大常見的惡性腫瘤,是一種克隆性漿細胞異常增殖的惡性疾病,約占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13%[7],[8]。據2018年WHO全球腫瘤調研報告顯示,中國MM發病率正呈現出逐年增高的趨勢,且發病趨于年輕化。
隨著規范化診療的推進、突破性療法和創新藥物的不斷涌現,我國血液腫瘤已進入精準靶向與免疫治療并行的新時代[9],成為控制率及治愈率較高的腫瘤之一。
以血液腫瘤中的淋巴瘤為例,其已成為少數能治愈的癌癥中治療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2022年發布的第5版《WHO造血淋巴腫瘤分類》,淋巴瘤現有100多種不同亞型[10],其中霍奇金淋巴瘤中80%可以治愈[11]。除了早發現、早確診之外,分型是否準確,治療是否規范是決定淋巴瘤能否有效控制并最終得到治愈的關鍵[12]。
雖然不同亞型的淋巴瘤治療效果的差距還很大,但總體療效已有很大提升[2]。通過BTK抑制劑等新型靶向治療,一些惰性淋巴瘤,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患者可以像管理慢性病一樣應對腫瘤疾病,迎來更長的生命周期和更好的生活質量。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經過規范治療,其中位生存期可長達10年,減少了對患者的預期壽命的影響[13]。
患者關愛:點亮治愈疾病的希望和擁抱健康生活的信心
隨著治療結果和生存期獲得提升,改善血液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另一關注點,同時這也是患者的迫切需求。就目前而言,多數血液腫瘤患者仍需要長期治療,對疾病仍存有恐懼或擔憂復發,往往導致其心理負擔增加。他們希望獲得鼓勵,并渴望回歸正常、美好的生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趙維蒞教授表示:"如果說規范診療和全程管理是提高血液腫瘤患者治療效果的基礎,那么充滿人文關懷和關愛的社會環境是患者擁抱健康生活的關鍵。患者需要被‘醫身',更要被‘醫心'。我們需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關注和關愛,點亮他們治愈疾病的信心與希望。"
在血液腫瘤的全程管理中,患者關愛應該貫穿初診、復診、診療管理、健康教育等全過程,包括為患者提供信息、情感與心理支持等服務。這對患者接受規范化治療并提高治療和隨訪依從性,醫患雙方更好地制定疾病治療和長期管理方案,提升患者治療信心和改善生活質量等方面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
共同行動:匯聚社會多方力量,助力患者走向治愈未來
針對血液腫瘤患者的需求與痛點,"改變治愈未來 Change is the cure™ · 為愛點亮"血液腫瘤患者關愛行動應運而生。血液腫瘤患者關愛行動呼吁和倡導社會各界參與,合力開展長期關愛活動。據本次啟動會上介紹,該項目將通過鼓勵全民線上公益接力、分享患者正能量抗癌故事、以及開展形式多樣的患者及照料者疾病教育活動來提高公眾對血液腫瘤的認知,為患者和照料者帶來治愈疾病的希望與信心。
以"百創新藥,濟世惠民"為己任,百濟神州長期深耕血液腫瘤領域并致力于引領改變。過去十年,百濟神州圍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適應癥,通過自主研發和戰略合作,建立了豐富的產品管線,為全球患者持續帶來眾多高品質創新藥物。百濟神州大中華區首席商務官殷敏女士表示:"百濟神州一直以來將‘為全世界的癌癥患者提供有效、可及且可負擔的好藥‘作為使命,并通過不斷努力,致力于為腫瘤患者帶來更長生存期和可期的治愈方案。而‘改變治愈未來'也是今年百濟神州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全球主題。很榮幸,我們能夠參與到本次的血液腫瘤患者關愛行動中,與中國血液腫瘤領域的眾多頂尖專家一道,集結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呼吁,攜力打造血液腫瘤患者治愈可期的未來。"
本次第十七次全國血液學學術會議由中華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主辦,上海市醫學會承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協辦。大會在促進包括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罕見病等血液腫瘤領域最新進展、未來探索等信息分享與交流的同時,呼吁社會各界共同行動、合力通過改變,助力血液腫瘤患者迎來可"治愈"的未來。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