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由云南省民政廳主辦、云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承辦的《2021云南省福利彩票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玉溪市舉行。云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林輝,玉溪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王軍出席會議并講話。云南省財政廳綜合處負責同志參加發布。
云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對《報告》進行了詳細解讀。
《報告》圍繞“責任管理、責任公益、責任發行、責任擔當”四個主題,通過文字、數據、圖表和案例等,全面、客觀、生動地展現了云南福彩2021年度的工作成效和實績,既是云南福彩向人民群眾交出的一份責任答卷,也是一份向社會的鄭重承諾,是云南福彩自2016年以來發布的第7份社會責任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云南福彩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福利彩票人民屬性、國家屬性、公益屬性,不忘初心、踔厲奮發,積極推動云南福彩事業取得高質量轉型發展,“十四五”發展迎來良好開局。
黨建引領保障發展
2021年,全省福彩系統始終把黨的建設放在福利彩票工作首位,緊緊圍繞以黨建促業務的思路,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廉政建設、作風建設、黨史學習教育等,引領福彩事業不斷發展。一年來,云南福彩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11件、黨員參加社區雙報到活動53件,各州市也結合各自實際積極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為服務對象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不斷促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為我省福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思想保障。
鞏固基礎穩定發展
2021年,克服國家彩票政策調整、銷售網點常態化疫情防控、快開游戲停銷退市等多重因素影響,云南福彩系統上下齊心協力,政治建設不斷加強、疫情防控穩定有序、內控管理更加規范、營銷宣傳有所創新、技術安全保障有力,實現發展安全兩不誤!秷蟾妗凤@示,全年共計銷售福利彩票67.65億元,同比增長5.75%,銷量全國排名第六;籌集公益金23.06億元,公益金籌集率達34%;帶動全省就業人數10000余人,代征個人中獎獎金所得稅1.22億元。為我省社會福利、社會公益和社會慈善事業以及為助力鄉村振興等的發展提供了有力資金保障,為保就業、保民生做出了積極貢獻,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營銷謀劃發展
《報告》聚焦了一年來云南福彩堅持問題導向,謀舉措、解難題,在積極培育市場、改善銷售環境、開展網點激勵、大力強化培訓等方面的創新發展舉措。全年圍繞市場,云南福彩抓實各游戲促銷活動,創新營銷促銷方案,激發網點銷售動力;積極開展自主營銷,以培育“快樂8”、開發地方特色即開票作為增量“突破口”,促進銷售發展。
2021年1月,全新基諾型游戲快樂8在云南上市;7月,“文潤山青”主題即開型福利彩票在文山州丘北縣首發;10月,云南首個中國福利彩票綜合體驗廳暨福彩公益驛站在昆明市白云路亮相運營;全年先后開展了3D游戲2500萬元派獎活動、雙色球和快樂8“你買我就送”活動以及即開票系列營銷活動。目前,云南福彩已逐步構建了樂透型、數字型、基諾型和即開型游戲新市場格局,銷售結構不斷調優,品牌形象不斷提升,發展后勁日益增強。
公益先行責任發展
中國福利彩票自誕生以來,已經成為引領公民奉獻愛心、弘揚美德、傳播慈善的重要載體,成為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的重要資金來源,在改善民生、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秷蟾妗凤@示,2021年,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下達我省1.08億元,其中老年人福利類補助4575萬元,殘疾人福利類補助1764萬元,兒童福利類補助1932萬元,社會公益類補助2595萬元;省本級彩票公益金分配使用3.13億元,其中老年人福利類項目資助1.85億元,殘疾人福利類項目資助2350萬元,兒童福利類項目資助1200萬元,社會治理以及其他社會公益類項目資助9217.20萬元。按照“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2021年云南福彩公益金重點對老年人福利、殘疾人福利、兒童福利、社會治理以及其他社會公益等項目進行資助。
《報告》提出“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2022年,云南福彩將繼續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云南省民政廳黨組領導下,始終恪守福利彩票宗旨、原則、理念,踐行公益使命和社會責任,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繼續推動我省福利彩票事業健康穩定安全轉型高質量發展。
為方便社會公眾和購彩者閱讀,《報告》電子版將在云南省福彩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
云南省民政廳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有關負責同志,省福利彩票發行中心各部、室負責人,各州(市)民政局分管領導,各州(市)福彩管理中心負責人等50多人參加發布。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