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2日,應上海報業集團海上名醫特邀,上海德達醫院醫療院長孫立忠教授,醫療副院長、醫學影像與介入治療科主任黃連軍教授,共同帶來了一場名為《德達名醫堂 -- 心外科、影像及介入科學科帶頭人的醫心醫術與傳承》 視頻直播。
在直播中,孫院長和黃院長向聽眾們介紹了他們加入上海德達醫院的心路歷程,并普及了心血管疾病的相關知識,比如:
心血管疾病有哪些類型?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什么心血管疾病無比兇險、致死率高?如何預防與治療?
什么樣的"心"病需要外科手術治療?什么樣的"心"病可以采用介入治療?
為什么心血管疾病可能引起頭疼?如何快速診斷治療?
"心"病的治療有沒有捷徑?有哪些新方法和新技術?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 中指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3.3億,其中冠心病1139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而高血壓竟然達到了 2.45億。 我國人口基數大,需要接受多種藥物終生治療預防心血管病的人數巨大。有效提高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就顯得尤為重要。
期間,孫立忠教授提到了主動脈夾層。作為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主動脈夾層發病急,因為無法在第一時間確診并得到手術治療,發病后72小時死亡率為70%~80%,1周死亡率為90%~95%【3】。只有及時發現、立即手術才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2003年,孫立忠教授還就職于北京阜外醫院心血管外科,他發現以前做主動脈夾層手術,人工材料容易打折、扭曲,置入非常困難,技術難度大、效果不好。于是他借鑒介入治療理念,研發了支架人工血管和輸送裝置,發明了主動脈弓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降低了手術難度,改善了手術效果。從此,「孫氏手術」 誕生了。
孫氏手術(Sun's procedure):治療A 型主動脈夾層,改善主動脈外科手術重要臟器保護和血液保護,使得手術死亡率降低至2%以下,主動脈夾層假腔閉合率提高到90% 以上。目前該術式已在全國廣泛推廣,被公認為治療累及主動脈弓和降主動脈擴張性病變的標準術式。
明年就是孫氏手術發明20周年,孫教授表示,屆時希望有更多的同行可以在一起分享、總結、探索更多手術應用的臨床經驗【5】。
孫院長還以瓣膜手術為例,講解了TAVI這項技術。葛均波院士曾完成中國首例TAVI手術,該手術的優勢在于心臟不開刀、不停跳;手術時間短、恢復快;感染風險小,并發癥少。上海德達醫院的首例TAVI手術正是在葛均波院士的帶領下成功完成【6】。
至2020年,我國已完成3500例TAVI膜置換手術【7】,2021年TAVI手術進一步增長,完成手術7173例,超過了之前所有年份手術量的總和【8】。近年來TAVI術在臨床上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更優的治療選擇。
黃連軍教授在隨后的直播中提到,許多心血管疾病都是可防、可控、可治 的。越來越多的證據也表明,維持血管健康是預防心血管病的重要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就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煙限酒 ,嚴格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的情況等。
當天的直播中,黃教授還提及一種常見但尚未引起患者足夠重視的疾病 --卵圓孔未閉 。很多人面對不明原因的頭痛,可能選擇了"忍忍就好",殊不知,這可能與一種先天性的心臟疾病有關。頭痛可能要當"心病"治 ,黃連軍教授建議,當發現了頑固偏頭痛和不明原因卒中,并檢查出卵圓孔未閉(PFO)存在,需要立即向醫生咨詢,經評估后選擇治療方案。
孫立忠教授和黃連軍教授結識于白求恩醫科大學。40余年間,兩人是同窗、同事、知己,共同的理想鑄就了彼此牢不可破的情誼,也創造了中國心血管外科、影像診斷和介入領域的傳奇。
傳統就醫模式下,通常患者并不清楚哪個科室對癥,時常掛錯號走彎路。以心血管疾病為例,如果一個患者既有冠心病,還有瓣膜病、外周血管疾病,可能要跑多個科室。但是在德達,從問診、診斷到治療,全部由心血管多學科團隊( MDT) 協作,提供便捷高效個性化的診斷及治療。
這是德達攜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臟中心,自建院起就倡導的"one heart team" -- "德達心臟團隊"模式,即以心內科、心外科、影像介入科、麻醉、體外循環及重癥監護醫生為核心,提供從心血管預防、篩查、診斷、治療、康復在內的一站式心血管診療方案。
上海德達醫院在醫療管理上時刻以患者為中心,打破科室的邊界,優化患者的感受和利益、呵護患者的健康。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