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足球小鎮,隨著一場場精彩熱烈的少年足球友誼交流賽結束,為期10天的“2022希望工程·蒙牛青少年足球夏令營”也正式迎來收官。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華偉、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高國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合作發展部部長馮敏慧、內蒙古自治區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阿麗婭、呼和浩特市團委副書記劉昌、和林格爾縣政府副縣長白皓,以及蒙牛集團副總裁郭曉斌、蒙牛集團學生奶業務部品牌公益高級總監孔相合,全國各省青基會代表齊聚一堂,與300余名足球少年、教練、領隊一起,為夏令營畫下了圓滿的句號。
依托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蒙牛集團的共同支持,來自全國各地的足球少年們積極參與訓練和競賽活動。短短10天的精英集訓,不僅有專業教練的足球技能培訓、科學搭配的營養餐飲,更鍛煉了小球員們的獨立人格與自立能力,這將為他們未來的學習、成長都帶來極大的助力。
多方勉勵,少年激情圓夢綠茵
在閉營儀式上,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高國峰發表講話,對本次夏令營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表示,夏令營活動的圓滿閉營,離不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蒙牛集團、以及長期關注支持內蒙古自治區希望工程事業的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少年們在此收獲了友情、燃燒了激情;希望未來有更多這樣的公益機會,讓更多的愛匯聚成涓涓細流,共同譜寫青少年公益事業的新篇章!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華偉對小球員們的出色表現和自信堅韌予以充分肯定。他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青少年足球是足球運動的基礎和源泉,廣泛開展校園足球運動,有利于增強青少年學生體質,提升其運動水平。此次夏令營的舉辦,不僅幫助足球小將們提升了技能,更收獲了友情與成長,希望足球小將們順利實現自己的足球夢想!
蒙牛集團副總裁郭曉斌表示,此次夏令營活動的順利舉行,是體教融合理念的一次有效創新與踐行,極大豐富了希望工程“素質提升”內容體系。未來,蒙牛將持續發揮公益初心與擔當,更加有效地通過公益方式引導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為祖國未來接班人打好營養基礎,貢獻一份愛心與力量。
內蒙古體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亞足聯C級教練員王雪峰代表夏令營全體教練分享稱,雖然來自全國各地的小球員們,年齡、球齡、水平各有不同,但他們不怕流汗、不怕流淚,在最后的測驗結果中都表現出了優異的成績。希望這段寶貴的經歷,能夠幫助他們提升技能、健全人格,培養團隊合作的意識,在未來獲得更好的發展!
隨后,嘉賓們還為5人制足球比賽冠軍團隊及個人、8人制足球比賽冠軍團隊及個人、11人制足球比賽冠軍團隊及個人分別頒獎,并在300余名足球少年中評選出“堅韌之星”與“全能之星”,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華偉、共青團內蒙古自治區委員會副書記高國峰、蒙牛集團副總裁郭曉斌親自為小球員們授予專屬榮譽獎章。
活動結束后,在蒙牛集團的邀請下,多位青基會代表前往位于和林格爾縣的蒙牛產業園6期工廠,了解蒙牛學生奶多年堅持的公益歷程,并品嘗了品質、營養的學生奶產品。來賓們盛贊蒙牛學生奶在公益中做出的貢獻,并期待未來與蒙牛探索更多青少年公益項目,助力中國青少年的健康發展。
營養+公益,為中國少年未來喝彩
夏令營活動的順利閉幕,是蒙牛集團蘊含“運動基因”公益之路邁出的重要一步。自“2022希望工程·蒙牛世界杯少年足球公益行”啟動以來,蒙牛協同教育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各地教育系統,在全國范圍尋找擁有夢想的足球少年,助力“蒙牛營養普惠工程”、“傳薪計劃”等社會公益項目覆蓋下的足球少年們,獲得更多追夢綠茵的機遇。此外,蒙牛還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優質的校園足球訓練裝備與“營養裝備”——蒙牛未來星學生奶,助力校園足球發展,讓中國足球的未來綻放更多精彩。
用營養與公益的普惠力量,呵護祖國未來的健康成長,這是蒙牛公益20年來的奮斗與堅持。自2002年成為首批“國家學生飲用奶”定點生產乳企以來,蒙牛積極配合青少年食育教育工作,與國家“學生奶飲用計劃”同頻共振。2017年,蒙牛正式發布“蒙牛營養普惠計劃”,并于2021年升級為“蒙牛營養普惠工程”, 探索“敲鈴人·村小校長賦能計劃”、“傳薪計劃”、“學生體質改善計劃”等多元化的公益項目,目前已覆蓋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惠及2500多萬學生。2022年,蒙牛成立“蒙牛公益基金會”,發布《“蒙牛營養普惠工程”三年公益規劃》,未來將更好助力中國少年兒童營養與健康成長。
營養萬千家庭,做少年兒童終身健康守護者,蒙牛一直在路上!在國家健康大戰略、體教融合大發展的趨勢下,蒙牛還將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營養普惠思路,為“要強中國少年”的健康成長做出努力,讓少年的未來發展綻放無限可能!
(新媒體責編:pl2022)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