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新路橋集團西安分公司濟源市政工程項目黨建工作側記
隨著人行道磚鋪砌、道路照明安裝及綠化景觀栽植等工序的逐漸收尾,北新路橋集團西安分公司濟源市政工程項目進入到最后“決戰”階段。該項目以“圍繞生產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產”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345”黨建工作法,找準黨建工作載體,不斷夯實黨建基礎,通過思想引領、示范帶頭、品牌創效、黨建聯創等方法進行積極探索,凝心聚力、務實攻堅、創新創優,深入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頻共振、深度融合,為提質增效活動注入強大精神動力,提供根本組織保證。
以黨建活動為載體,為項目建設添加思想動力
做強項目看支部。為貫徹落實“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飄在工地上”的工作要求,充分激發一線隊伍的“戰斗力”。該項目黨支部積極探索促進項目建設工作新思路和新舉措,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學習擺在關鍵位置,積極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實干型黨支部。
通過開展主題突出、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凝心鑄魂、團結力量,提高關鍵少數黨員干部的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并更好的帶動其他干部職工發揮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投身干事創業的熱潮中。著力突出引領作用,穩掌思想之舵、鑄牢隊伍之魂、凝聚奮進之力,推動黨建與業務互促互進,形成黨建工作“有載體、有抓手、有隊伍、有成效”的良好局面。
項目建設過程中,建立完善周例會、日碰頭會機制,定期針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進行研討,制定解決方案及措施,提升支部的工作效能及項目管理效率。在做好堅持服務生產經營不偏離的同時,堅持用先進的文化引領項目建設,把企業文化作為轉變員工思想觀念,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法寶,重點在引領人、教育人、塑造人、培養人上下功夫,不定期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紅色文化學習、模范事跡宣講、挖掘身邊“好榜樣”“好故事”等活動,激勵廣大黨員干部職工樹立履職意識,強化責任擔當。
該項目黨支部不斷延伸黨建+思想文化建設“路徑”,以思想建設為立足點和落腳點,把兵團文化、北新文化厚植于項目建設過程中,引導黨員創先爭優,助推項目快速推進,著力營造只爭朝夕,唯有實干的濃厚氛圍,鼓勵大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干出實績。在加快施工腳步的同時,認真做好質量檢測及安全管控,持續加大文明施工管理力度,保障工程按期高質量、高標準交付。
黨建引領開展勞動大干,深化黨建和生產經營融合
該項目作為濟源市重點民生工程,由于施工規模大,點多面廣、工期緊、任務重,項目部組建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先鋒模范作用。項目部在管理過程中,積極借助項目群實時掌握現場當天情況,了解施工過程存在問題,在研判的基礎上適情傳達對項目管理的建議,為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嚴把工程質量安全,盯控節點施工進度及文明示范創建等重點工作內容提供助力。
在攻堅過程中,黨員干部帶頭勇挑重擔,實行24小時輪班制度,以工地為家、以項目為戰場,想盡一切辦法解決施工現場出現的“疑難雜癥”,先后克服了當地高溫酷暑、持續強降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同時,結合重要時段、重要節點積極組織開展勞動競賽,掀起大干熱潮。他們就是這樣忘我工作,不舍晝夜,在安全生產上出實招,在質量科技上求突破,在提質增效上見成效,將每一項措施都變成產值和效益,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切實發揮“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的作用。
期間,該項目黨支部開展“我為項目添彩”“建功有我”等勞動競賽5次,實現了全員覆蓋。同時,持續開展安全知識競賽、技術質量知識競賽、階段性決勝沖刺等活動,充分調動項目全員工作的積極性,在項目部營造出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為項目高質量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激發青年實干擔當精神,為項目發展積蓄動能
在品牌創建的活動中,項目部按照“一切工作黨建引領,一切困難黨建破題”的工作思路,面對工期緊、任務重的實際困難,項目部全體人員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讓黨建工作從“獨奏”變為“合奏”,持續提升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斗力和精準度。鼓勵項目青年參加全國各類職業技能資格考試,組織青年員工定期開展業務技能培訓學習,通過不斷加強項目人員的技術培訓,2023年本項目的QC工法工藝獲得4個省級獎項。同時為發揮每個人的專業特長,組織開展青年論壇活動,讓每個有專業特長的員工為其他人講課,實現全員共成長的目的。
為更好引導和體現青年人責任擔當意識,項目部充分發揮青年作為項目建設的主力軍作用,劃分責任路段,由富有經驗的老員工傳幫帶,讓其快速成長,為項目的人才培養不斷注入強勁動力。項目部后期將持續開展系列職業素養和技能培訓活動,提高和加強青年員工們的職業成長意識和業務能力,為項目建設的穩定運行和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新時代催人奮進,新使命更需責任擔當。濟源市政工程項目黨支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發揮“黨建+”優勢,將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為項目管理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為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和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文/吝華峰)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