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年輪,在他的心里輕輕轉動,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世界的地圖,在他的腦海漸漸鋪展,從他出生的閩南村莊、到如今四通八達的神州大地、到“一帶一路”沿線如珠串般的港口。
一個雨后初晴的清新夏日,記者見到了86歲的原交通部副部長林祖乙,聽這位睿智、健朗的老人談觀察、感受,以及他見證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砥礪奮進的5年。
五位一體,一個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戰(zhàn)略布局全面推進,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向著兩個百年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前進,這是一場新的長征。”林祖乙開門見山,用“新時代”一詞概括了他最大的感受。
“新時代”有著豐富的實事解讀——林祖乙為此次采訪認真寫了滿滿兩頁紙的提綱:中央八項規(guī)定、“三嚴三實”、從嚴治黨、“五位一體”、“四個意識”、“四個自信”、五大發(fā)展理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倡議、扶貧脫貧攻堅、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國防軍隊建設……每一個視角都有獨到的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實實在在、真抓實干。八項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老虎蒼蠅一起打,要讓黨員干部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黨風好了,社會風氣好了。”林祖乙說,“我接觸到的許多人,說起這5年的最大變化,第一項就是反腐。這一點,老百姓看得最清楚。”
船長要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觀察一切。盡管已經86歲,這位新中國自己培養(yǎng)的第一位船長林祖乙,仍然保持著“船長”思維,保持著對新事物敏銳的感知力。在談到世界經濟低迷背景下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時,他常常提到一些新鮮詞匯。例如,人民幣納入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陸上、海上、天上、網上的硬聯(lián)通以及政策、規(guī)則、標準的軟聯(lián)通,精準扶貧脫貧落實到村村戶戶,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失衡,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中抑制房價過快上漲問題。
林祖乙腦海里清晰地裝著這5年的大局、大勢、大事,向記者條分縷析、娓娓道來。
交通便利,常回家看看
“老交通”看交通,林祖乙非常關心綜合交通運輸發(fā)展。從組合到融合,他對此有深切感受。
“黨的十八大以來,綜合交通運輸融合加速推進,規(guī)劃互相銜接,成績有目共睹。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的銜接,都比過去好很多。例如,現在從機場出來,有公交車、地鐵、民航班車可以選擇,四通八達,過去做不到。”
林祖乙的故鄉(xiāng)在福建泉州。糠飯、野菜的艱辛童年,磨礪了他的堅強意志;刺桐古港的海洋文化,涵養(yǎng)了他的博大胸襟。隨著綜合交通越來越便利,他也常常回家看看,“今年春天,我剛剛回過一次老家。從北京飛廈門,再坐汽車到泉州。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道、農村公路都很好,車來車往。農村還通了公交,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五大發(fā)展理念中的共享發(fā)展,就是要讓老百姓享受到發(fā)展成果。人們群眾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交通運輸發(fā)展的便民利民。”林祖乙說。
堅定不移,向著光榮夢想
作為新中國海運事業(yè)起步、發(fā)展、輝煌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林祖乙特別關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認為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lián)互通的進程中,交通運輸人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海運是經濟的生命線。我國外貿運輸量的90%依靠海運來完成。‘一帶一路’不僅為我國經濟發(fā)展開辟新的路徑,而且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為世界經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林祖乙說,當前,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占有七席,全自動碼頭等新技術大大提高了裝卸效率。同時,沿著“一帶一路”,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希臘……港口合作大棋局正一步步布局落子。
前不久林祖乙看到一則新聞,一艘中遠海運的集裝箱船靠泊美國東海岸港口薩凡納,引起了轟動——“它占了一整條河!”大船的紀錄仍在不斷刷新,近日中遠海運兩萬標箱的集裝箱船在上海順利出塢。“我國遠洋船隊的‘足跡’幾乎遍布全球,成為外貿穩(wěn)定的壓艙石。”說到這,林祖乙不禁感慨萬分,回憶起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大家還為用有限的資金是買舊船、造新船還是租船而爭論。
“堅定不移地朝著‘兩個百年’目標、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邁進,保持政策連續(xù)性,狠抓政策落地,讓老百姓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展望未來,林祖乙信心滿滿。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tǒng)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