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普通工人,到技術過硬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如今榮獲“濱海工匠”稱號,天津凱德實業有限公司的鄧倡凱始終兢兢業業堅守在工作一線。
自1981年從事機械加工工作以來,他就養成了嚴格要求自己、以極致的態度對待自己工作的習慣。在加工零件過程中,他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在1992年獲得了天津市青工技術比賽車工組第三名的成績。
鄧倡凱說:“有句話叫愛崗敬業,確實是這樣,如果不愛崗位,如果不尊敬自己的職業,那是很難做出成績的。”
他主動請纓承擔起時間緊、任務重的工作。2004年,他帶著四五個人在裝配組完成了一項很急的任務,當時工廠剛剛落戶保稅區,周圍還是一片野地。夏天,車間里的蚊子咬得他們全身是包;冬天,寒風凜凜,手經常凍裂出口子。鄧倡凱堅持在一線實干,動腦子,每天無論多晚完工,他都會將當天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日積月累,找到改進的辦法。
“崗位就是我的天地,既然在這里能夠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就要一直堅守。”鄧倡凱說。
憑借多年的機械加工經驗,他不停地研發改造新項目,不斷地為公司生產創造著價值。多年來,他共創新改造項目20多項。有的還獲得了發明專利,并得到了推廣。
在實際工作中,他細心觀察每一名工人的操作特點,認真總結提煉。遇到困難時他總是不斷思考,近年來頻頻推出創新成果,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他發明的“螺桿空壓機管路減震補償器”,把密封件做成單獨的小零件,從而使損壞的密封件更易于更換,減少了每臺設備的維護成本50萬余元。他與公司技術人員共同設計的“集成式優先順序閥組”,省去了繁雜的管路連接,把常規設計中的管路以閥腔通道的形式,集成在閥塊內部,減小了流通阻力,也減少了泄漏點,美化了整體外觀,使產品結構緊湊、體積小、重量輕、維護方便、性能可靠。這項研究成果為公司生產的設備解決了一大難題,也使產品更加精良,而且節省了30多萬元的資金。
這些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不僅提升了產品的質量,也增加了技術含量,使產品在同行業中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為公司的新產品走向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公司成立了以鄧倡凱名字命名的“勞模工作室”。現在工作室有7名成員,都是企業內各領域精英人才。
從普通職工到勞模,從技術研發的“勞模工作室”領頭人到2015年任職公司生產副總經理,雖然工作千頭萬緒,但工作重心依舊是圍繞技術創新推動公司發展,尤其更注重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
鄧倡凱說,只有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做支撐才能有好的企業。我作為企業的一名技術骨干,將更加注意在企業發展進程中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把“傳、幫、帶”的老傳統傳承下去,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所知、所學傳授給每一位徒弟。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