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一場關乎榜樣力量的活動在臨沂市人民廣場溫情進行。當天舉行的2017年度臨沂市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發布儀式上,40名市級善行義舉先模人物受到表彰。
活動現場,全市40名先模人物的事跡介紹吸引了市民駐足觀看。
1日,在市人民廣場山高水長標志兩側,全市40名先模人物的介紹展板吸引市民駐足觀看,仔細閱讀每位先模人物的事跡。“他們都是平凡的人但做了不平凡的事,很了不起。”市民張阿姨跟同伴都已年過七旬,兩位老人在每個展板前一字一句讀著。“先模人物事跡平凡感人,內容介紹接地氣,讓我們很受教育。”市民劉先生如是說。
為進一步發揮四德先模人物的示范帶動作用,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開展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評選活動,最終,評選出了40名2017年全市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其中,誠德、愛德、仁德、孝德各10名。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40名先模人物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和生活中兢兢業業、辛勤付出,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們中有的扎根基層,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有的不圖名利,潛心科研,為科技強國作出突出貢獻;有的孝老愛親,用自己柔弱的身軀挑起家庭重擔;也有的臨危不懼,見義勇為,奏響人生的正氣之歌。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按省、市委部署要求,把推進四德工程建設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把善行義舉四德榜建設作為實施四德工程的重要抓手,按“讓善行義舉上榜,為凡人善舉立傳”的思路,以家風建設為基礎,以文化涵育為重點,以先進典型為引領,充分發動群眾,注重融會貫通,在全市村居、學校、企業、機關廣泛設立善行義舉四德榜。
目前,各縣區基本形成了“縣有總榜、鎮(街)有分榜、村村建榜”的工作局面,在全社會形成了人人做好人、好人做好事、好事就上榜、好人有好報的良好氛圍。
人物采訪:
公交車駕駛員宋春玉:當好老百姓的專職司機
“我坐過宋師傅的車,他的服務態度確實好。”在宋春玉事跡介紹展板前,一位市民告訴記者。
宋春玉是臨沂公交11路一名普通的公交車駕駛員,從事公交駕駛工作17年。17年來,不論春夏秋冬,他每天提前30分鐘到崗,仔細做好車輛例保和衛生工作,確保車輛安全萬無一失。
“我剛當駕駛員時,一個同行說‘咱們公交車其實就是老百姓的專車’,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宋春玉說,從那時起,他就決心一定要干好這份工作,盡自己最大努力給乘客最需要、最貼心的服務。
遇到老幼病殘孕,怕摔著碰著,他攙著上扶著下;上班族急著按時上班,他盡量讓他們趕上車;外地乘客容易上錯車或坐過站,他及時提醒;中小學生天性活潑,他提醒要在車上維護公共秩序,下車注意交通安全……17年來,宋春玉一直把乘客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安全行駛百萬公里,運送乘客240萬人次,沒有任何安全責任事故。
“以誠待人,誠德為先。當乘客誤解時,首先要站在乘客角度考慮。”宋春玉以他的“誠德”被評為此次善行義舉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
“我將以更優質的服務,讓公交車成為一個和諧溫馨、尊敬友善的‘文明車’。”宋春玉說,一定要當好百姓的專職司機。
沂蒙晚報記者 唐麗麗
沂水縣四十里堡鎮程家馬莊村鄉醫劉玉玲:
劉玉玲年幼的時候,有一次患病,一位老中醫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因為當時家庭貧困,老中醫沒收他一分錢。從那以后,小小的他便在心里埋下了當醫生的種子——治病救人。
劉玉玲在師承前輩針灸療法的同時,通過多年不斷總結經驗,努力探索精準療法,悟出了一種“用毫針、不留針”的治療手法。在實際操作中,秉承“下針多,不如下針少;下針少,不如下針好;下針好,不如下針妙”的原則。少、好、妙簡單的三個字,繼承和發揚著傳統中醫這一國粹,運用中醫技術為群眾解除疾患。
劉玉玲說:“行醫就是要有誠德,誠德就是要對患者有誠心,對工作有誠意。”也曾有人勸他自己辦診所掙錢,也曾有民營醫院高薪聘請,可他舍不下家鄉的父老鄉親。在鄉村行醫52年之久,劉玉玲不貪錢財、不為名利,潛心研學中醫,為千千萬萬的父老鄉親解除病患。
臨沂市南北道救援隊:道路公益的一張名片
南北道救援隊成立于2014年8月,是國內首支以公益道路救援為主體的志愿者隊伍。現有志愿者3萬人,在各縣區設立了16支分隊,在各鄉鎮建立了169個中隊。
“今年已經是救援隊成立的第3個年頭,我們的隊伍已經是道路救援的標桿,成熟的運行模式正在花開齊魯,邁向全國。截至目前,已經有3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組織前來交流學習。”南北道救援隊隊長張虎說。
面對此次獲得的榮譽,張虎說,“3年來,在沂蒙大地的每次大雨里、積雪中、泥草邊,只要是救助者的一個電話,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南北道救援隊志愿者的身影,雨水、汗水、泥水都比不上被救助者感動的淚水,是他們的信任成就了我們的組織,是他們的信任引導了更多隊員,是他們的信任讓我們的愛心傳遞更廣。”
在臨沂,南北道救援隊已經成為道路公益的一張名片。“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我們將繼續完善隊伍結構,規范救援流程,努力完善自我,用實際行動為臨沂貢獻力量。”張虎說。
魯南商報記者 崔洪英
附:上榜人物名單
愛德:
南北道救援隊 史佩功 夏方海/喬志良 劉濤
龐樹賞 朱長波 唐義峰 張元永 凌延軍 王琪
誠德:
馬建波 劉玉軍 宋春玉 劉玉玲 郭春強 姚興建
滕佩國 彭 斌 唐振坤 石廷琪
孝德:
毛富芬 王金星 公鳳麗 宓振蘭 劉雪梅 包秀成
司馬守峰 馮秀蘭 江永才 陳寶玉夫婦
仁德:
熊紀華 禚杰 薛俊美 孫效凱 郭豐富 馮憲軍
楊 東 劉賢寶 杜洪文 王桂倫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