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交通訊(張宇飛)2012年至今任灤南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崗勤中隊長的周寶仁始終堅持以“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等執法手段,不斷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提高群眾對交警工作的滿意度。由于工作突出,榮獲唐山市優秀人民警察、優秀辦案能手、“十佳青年衛士”、“十佳交警”等榮譽稱號,并在2015年被河北省唐山市公安局榮記三等功。
以身作則不當“甩手掌柜” 狠抓隊伍建設走好“三步棋”
周寶仁作為灤南縣交警大隊崗勤中隊隊長,他帶領著36名輔警深知帶好年輕輔警隊伍的責任,并時刻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案一事,直接去影響著大家。多年以來,周寶仁每天都早上第一個到崗,晚上最后一個撤崗。遇到有突發事,麻煩事,危險事,他把弟兄們推向一邊,自己沖在前,為兄弟們做出表率。每當隊員有病生災,家里有大事小情,別人還沒想到時,他已經去做了。因此,他也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周哥”。
為使這支年輕的隊伍“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周寶仁在注重以身作則的同時,對抓隊伍管理上也費盡苦心,他提出了“杜絕違法違紀,爭創一流業績”的工作理念。同時著力走好“三步棋”。一是讓日常教育成為涵養身心的“營養液”。在中隊持續開展“忠誠、為民、守紀”教育,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做到了警示教育的“毛毛雨”,讓反面典型的教訓警鐘常鳴。二是讓制度成為日常管理的“緊箍咒”,他針對年輕人“易沖動、易惹事、易煩躁”等特點,還制定完善了了八小以內和八小時以外的多項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嚴格抓好落實,讓中隊始終在制度的約束下高效運轉。三是讓監督成為防范違法違紀的“防火墻”,工作中,把強化內外監督當成狠抓隊伍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不斷強化社會監督和內部互相監督機制,使不觸法規“底線”,不觸法律“高壓線”成為大家共識。
當中隊長幾年來,他帶領這支年輕的隊伍查處違停60875起;涉牌涉證3081起;毒駕3人;酒駕550起;記分71808人;行政拘留700余人,隊員們的工作雖然很累,很辛苦,但他們說:“跟著周隊干,累點也甘心”。隊員們主動為群眾做好事120余起,收到錦旗11面,有3名同志被上級評為優秀輔警,3名入了黨,全隊36名隊員無一人違法違紀,無一人因執法過錯引起群眾投訴。
群眾利益無小事熱情執法服務 構建和諧警民關系樹立良好的交警形象
“交通警察,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座城市的窗口,民警的形象代表著公安機關的形象,”周寶仁經常這樣的堅定說。多年來,他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不斷踐行著“人民警察為人民”的誓言。
2016年夏天,唐山市曹妃甸區85歲高齡的任某,在子女陪護下專程來到灤南,將一面“熱情執法,警察最親”的錦旗送給周寶仁。故事的原因是老人到灤南辦事時,騎電動車把一橫穿馬路的中年婦女撞倒,對方雖無大礙,但要求數千元的經濟賠償。老人在舉目無親下,只好向交警大隊報了案。周寶仁在熱情接待老人的同時,耐心做被撞婦女的工作,指出事故責任不在老人,那位婦女也被周寶仁入情入理的工作所折服,最后放棄叫老人的賠償,事后,老人眼含熱淚地說:“周隊長,你公正執法,一心為老百姓著想,我記你一輩子啊!”
周寶仁時刻做著親民愛民的榜樣,還教育引導年輕的隊員們從“小事”做起,不斷構建和諧警民關系。一是幫助“小困難”推車助殘,扶老攜幼,服務車主。二是化解“小糾紛”對執勤中發現的小糾紛主動上前化解。三是開展“小宣傳”利用崗上執勤或查處違章時大力宣傳“道交法”。四是送上“小溫暖”,各崗亭都備有針線包,打氣筒,急救藥箱,為過往群眾提供方便。五是進行“小救助”對發生的交通事故及時救助傷者。
周寶仁帶領他的弟兄們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為群眾做的好事如天上的繁星,數都數不盡,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交警形象。不少群眾用寫表揚信,網上發帖等為他們服務群眾的善舉點贊。
堅持原則嚴格執法,甘做“黑臉包公”
灤南縣機動車保有量已接近13萬輛,駕駛員達13萬人,如此龐大的群體有50%在縣城。為給百姓創造一個安全、順暢、和諧的交通環境,周寶仁還琢磨出自己的一套查處車輛違章的“望、看、問、查、摸、比”辨認機動車真假號牌的方法,憑著這套方法,他在2017年12月份的全市大規模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中,查處酒駕29起,醉駕2起,毒駕1起,涉牌涉證130余起,清理僵尸車19輛,降級9起,行政拘留11人的驕人成績。
說起處理交通違法,周寶仁還的稱:“對各類違章違法行為,我決不能放縱,如果我放縱了,就是對群眾的犯罪,就對不起頭頂的警徽”。在日常執法和各類專項整治行動中,經周寶仁查處過的違法人員數不勝數,其中有朋友、同事、同學、親友,還經常有說情的,送錢送物的,但他堅持原則,都要依法對當事人進行處罰。自2012年任崗勤中隊長以來,他先后與車管所合作36次為733名一次性記滿12分的駕駛員舉辦學習班。對此,他深有感觸,這些因違章被查處過的人可能對我不滿意,但群眾的滿意才是我所追求的。
這就是周寶仁,他以“群眾滿意我心安”作為自己人生準則和工作理念,在平凡的崗勤工作上盡職盡責,綻放出了人生精彩。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