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任性”的勞模
時間:4月6日
地點:呼和浩特火車東站
工程名稱:張呼客專
人物:劉茂林
“任性”的勞模
“這是咱內蒙古的第一條高鐵線,我心急啊!”從業鐵建37年的老鐵路人劉茂林一瘸一拐地整理道砟,頭也不抬。
劉茂林來自中鐵六局,是張家口至呼和浩特客運專線第七標段第一分部項目部副經理,也是鐵路行業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鐵路總公司“火車頭獎”的獲得者。
勞模與普通人有啥區別?答案兩個字——“任性”!
2016年6月,草原動車組重聯運輸。
事情還得從3個月前說起。
今年1月份,呼和浩特喜迎大雪。張呼客專最末端的一個標段——呼和浩特火車東站高速場鋪軌工程正在紛飛的雪花中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緊張施工中的每位工人心中都裝了一面上滿發條的鐘,爭分奪秒。高鐵線上,被積雪潤色后的道砟松軟又濕滑,正在測量軌距的劉茂林一個沒站穩,摔倒了。
當工友們扶起他時,他的左腳怎么也不聽使喚了。
醫院診斷為韌帶拉傷。醫生命令他至少休息3個月,再慢慢進行少量活動。
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劉茂林心里滿是焦躁與不安。“工友們安慰我,說工程進展很快,讓我好好養病。可是,我知道施工有多緊張,怎么也說服不了自己安心躺在這兒。”3天后,劉茂林不顧醫生的囑咐,毅然出現在鋪軌現場。從早晨天剛蒙蒙亮,到傍晚挑燈夜戰,每天十三四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中,都有著劉茂林蹣跚的身影。
一堅持就是3個月。
面對大家的關心,他總是輕描淡寫地說:“以前啊,一根鋼軌70多公斤,全靠人抬。現在都機械化了,咱這鋪軌工作是細致活兒,不累人!”可劉茂林心里知道,務必要保證百分百零誤差,這是保障旅客安全的第一步。
工程推進穩又快,休息時間,劉茂林喜歡坐在高鐵的鋼軌上給工友們講30年來自己看到的鐵路變化。從最早的京包、包蘭鐵路到現在密織的鐵路網,從每小時60公里的行駛速度到200公里。“不到3年的時間,就連咱呼東站都從最初的4個站臺增加到了9個,現在指揮部也進駐了,過幾天就能開始動態驗收,眼看高鐵就要開通了……”劉茂林說,不久的將來啊,咱都能坐上方便、安全、舒適的高鐵了。
“我這個老鐵路人一輩子的愿望終于要實現了!”劉茂林越說越激動。
4月6日,在呼和浩特火車東站,新修建的無縫鋼軌平順地躺在整潔的道砟上,大型鋼軌搗固車正在對鋼軌進行平整作業,鐵路上方的供電接觸網、信號燈等附屬設施基本完工。劉茂林與300多名鐵路工人沿著鐵路線正在抓緊時間平整鋼軌下面的道砟,矯正鋼軌的水平角度。他們的膚色一樣的黝黑,他們的嘴唇都不同程度的干裂破皮了。然而,他們心里知道,百姓的期待,就是自己奮斗的目標。他們心里的期盼,和廣大草原兒女一樣似火般熱情。
決戰通遼客專最長特大橋
“通遼特大橋梁是制約通遼至京沈高鐵新民北站客運專線的‘瓶頸’ ,也是‘卡脖子’工程,如果不能如期完工,將影響到全線施工進度,乃至影響到能否如期通車,雖然這座大橋跨鐵路、跨公路多,施工難度大,但從目前施工進度和攻關情況看,9月20日下部主體工程和11月20日上部箱梁吊裝按計劃完成任務不成問題!”4月4日上午,正在現場指揮施工的中鐵十九局項目部項目經理王春林信心十足。
站在通遼至赤鋒高速公路制高點上,順著大鄭鐵路向南望去,一座座橋墩高聳林立,一座挨著一座向遠方延伸,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吊臂揮舞、焊花閃爍,猶如一條即將騰飛的巨龍。
王春林介紹:“通遼特大橋全長7791.6米,是全線最長特大橋,需要建設完成鉆孔樁2478根、承臺240個、墩臺240座,目前已分別完成2182根、196個和100座。”
通遼至新民北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八橫八縱”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自京沈客專新民北站引出,正線全長197公里,設計速度250公里,項目總投資175.7億元,對加強內蒙古東部地區與環渤海地區經濟社會交流具有重大意義。該工程建成后,通遼到沈陽乘坐高鐵將由現在約5小時縮短至1.5小時,到北京的時間也將由現在約14小時縮短至只需3.5小時。
2016年7月,包頭—阿斯塔納班列首發。
通遼特大橋是這條高速鐵路的節點工程之一,自2016年5月特大橋開工以來,項目建設單位——中鐵十九局項目部以管理制度標準化、人員配備標準化、現場管理標準化、過程控制標準化的“四個標準化”為抓手,建立健全管理流程、作業流程及相應的制度、標準,實現管理和作業過程閉環控制,保證每一個環節工作質量和成果達到規定標準要求。開工不到一個月就完成全線第一樁灌注,6月16日順利完成第一墩澆筑,6月30日又完成了全線第一榀梁的預制,10月20日至10月30日完成7次鋼橫梁吊裝任務。
談到鋼橫梁吊裝,時任吊裝總負責人韓亮記憶猶新:“在這7次吊裝中,第一次吊裝最為關鍵,也最為驚心動魄。因為時間短,需要地下、墩上人員以及機械操作手等幾十人的密切配合,還要克服機械設備性能和天氣因素的影響。為確保一次成功,我們研究制定了多個方案,并多次進行討論和研究,做好充分準備。”韓亮說,在正式吊裝前,他們多次就地讓鋼橫梁升到一定高度,進行試吊裝。“當時這個140噸‘大塊頭’升多高,我們的心就升多高,直到它平穩落到指定位置時,我們緊繃的神經才放松了下來。”
王春林說:“下一步,我們要克服施工任務重、時間緊、難點多、安全壓力大等因素,重點完成60米+100米+60米的連續梁施工、32米+48米+32米的轉體連續梁施工以及3個框架墩施工和箱梁的吊裝等工作。
記者手記:
2016年,我區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加快重大項目建設。白城至烏蘭浩特快速鐵路全線通車。張呼客專取得突破性進展,30座隧道全部貫通、內蒙古段全線鋪軌、集呼段站前站后工程基本完成。通遼、赤峰至京沈客專連接線開工建設。
呼鐵局管內動車延伸至鄂爾多斯,增開包頭至廈門、呼和浩特至錫林浩特等12對客車,提高了集二線、包白線客車速度,開行“鹿城號”包頭環城快速列車。開行35噸敞頂箱煤炭跨局循環班列。開行包頭至阿斯塔納、烏蘭察布至阿拉木圖等中亞中歐班列。
集二擴能、集通線電氣化工程前期工作有序開展。呼準鄂鐵路呼準段、大馬何鐵路馬何段、集通擴能興查段等9個項目按期建成。
2017年,我區將全面加快建設橫跨東西、縱貫南北、快速連接、通江達海的高速鐵路網,分享高鐵經濟帶來的更多紅利。鐵路建設規模4100公里,其中高鐵800公里。今年春季,我區將集中開工的項目中,鐵路網項目7個。
2017年,我區爭取包銀高鐵年內開工,包西高鐵(包榆段)取得實質性進展。重點建設赤峰至京沈高鐵及京通、集通鐵路擴能等項目。初步規劃“十三五”期間投資2000億元,實現重點城市通高鐵。構建以北京為核心,西部以“北京—呼和浩特—包頭—烏海”為主通道,東部以“北京—赤峰—通遼—烏蘭浩特—呼倫貝爾”為主通道,中部以集通鐵路為主連接蒙西、蒙東兩大區域的快速客運鐵路網,新增鐵路運營里程3000公里、達到1.65萬公里左右,其中新增快速鐵路1800公里、達到2000公里以上。今年將開工建設包頭—銀川高速鐵路、巴彥浩特—銀川快速鐵路、集通鐵路電氣化擴能改造3個項目,建成張呼客專等10個項目。加快推進呼準鄂、準朔、沿河、大馬等6個鐵路及集裝站項目建設,確保巴準鐵路、準朔鐵路、呼準鄂鐵路及大路客運站建成投運。開展支線鐵路擴能、策克口岸跨境鐵路、烏力吉口岸鐵路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梁亮 郭洪申)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