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店漢語學堂的學員們收到了春節“福”字。
騎共享單車、叫外賣、逛淘寶“入鄉隨俗” 麥子店春節前上演“中外家庭大聯歡”
包餃子、逛廟會、寫春聯、欣賞中外文藝表演……第十四屆“中外居民過大年”活動近日在朝陽區麥子店街道熱鬧開場。中外媒體與中外家庭共同迎新春,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說起對北京的印象,不少外國朋友覺得,在北京無論是購物、出行還是用餐、學習都很方便。
現場
外國朋友熱捧生肖糖畫
“我的生肖是猴子,monkey。我的孩子的生肖是蛇,請幫我做一個蛇吧”。藝人用糖澆鑄出栩栩如生的動物糖畫,受到不少外國朋友的喜歡。一些對生肖不太熟悉的外國朋友連忙掏出手機,查詢自己出生年份對應的屬相。拿到糖畫的孩子興奮得舍不得吃,大人們則熱衷于拍攝視頻記錄下糖畫絕活兒,分享到社交網站上。
在麥子店國際社區服務中心,歡歌笑語間彌漫著濃濃的中國年味兒。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外國朋友品嘗老北京小吃豌豆黃和艾窩窩、學習剪紙和寫春聯、體驗傳統體育項目射箭、看民間藝人吹糖人。活動還吸引了包括由京劇馬派傳人馬崇杰先生與麥子店居民組成的“扶風麥家京劇社”,獲得朝陽區“炫舞朝陽”舞蹈大賽金獎的舞蹈隊,以及特色國外藝術家團隊等多支優秀文藝隊伍。他們帶來了以“共商共治”為主題反映社區開展“樓院自治”的現代京劇《麥家人》、主題服裝秀《印象麥子店》等精彩節目,還有國際園校的孩子們、麥子店街道漢語學堂的外籍學員們自編自演的特色節目,讓在場的中外家庭大飽眼福。
一襲藍衣的Elena來自立陶宛,今年剛剛9歲,她大大方方地和小伙伴表演了恰恰舞和搖擺舞,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她父親來北京工作,我們跟著來這里生活。北京的教育資源很豐富,Elena在北京加拿大國際學校讀書,她很喜歡她的中文老師。”Elena的母親說。
喜慶的燈彩、精致的盤扣、栩栩如生的毛猴……今年,活動現場還新增加了非遺項目展示區,為大家帶來了旗袍盤扣制作、毛猴制作等傳統技藝展示,同時還邀請了三位非遺傳承人分享非遺項目背后的故事。中外居民聚集在非遺項目展區前,跟非遺大師學手藝,體驗著非遺文化魅力。“這些精美的非遺作品非常有中國特色,讓我和孩子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老師的幫助下,我還親手制作了屬于自己的盤扣,別在衣服上非常漂亮、喜慶。祝大家中國新年快樂!”一位在現場體驗的外國家長豎起了大拇指。
Elena和小伙伴在現場表演了恰恰舞和搖擺舞,贏得了陣陣掌聲。圖片來源:北京晨報
收獲
在麥子店免費學習漢語
活動當天,來自波蘭的烏拉和其他幾位麥子店漢語學堂的學員帶來了小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并收到了春節“福”字。跟隨丈夫來北京兩年多,烏拉已經習慣并喜歡上了這里的生活。“就像歌里唱的那樣,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烏拉說,北京給她的第一印象是飯館多,無論在哪兒都能品嘗到美食。“北京雖然大,但公共交通系統很發達,吃飯和出行都很方便。”
最吸引烏拉的是北京的文化氛圍。“我非常喜歡中國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和中國畫。我還去參觀過景泰藍廠和智化寺,了解智化寺的音樂。”滔滔不絕的烏拉說,她還很喜歡太極拳,“有機會我一定要學學”,說著,她用手比劃了幾個太極拳的招式。烏拉說,北京還有很多展示國際文化和現代藝術的場所,“我經常到798和草場地藝術區看展覽”。
盡管學習漢語的時間不長,但烏拉喜歡交流,也敢大膽發音,如今已經能用漢語進行簡單交流。“我除了上漢語學校,還在社區免費學習漢語”。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麥子店街道通過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征集志愿者等方式,開辦了麥子店漢語學堂,轄區內的外籍居民可以免費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學堂漢語老師吳媛說,學堂每周開設兩節漢語課,教大家常用的生活用語,這也為外籍居民在北京生活帶來了方便。
講述
愛上共享單車外賣訂餐
高挑漂亮的娜塔莎是今日俄羅斯Ruptly視頻新聞社的記者,29歲的她曾經在莫斯科和武漢大學學習中文,今年是她來北京的第二個年頭。“我在俄羅斯學中文的時候就知道北京了,北京最有名的就是長城。如今在這里工作和生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里既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又很現代化、很發達”。
娜塔莎去過長城、天安門、故宮,她最喜歡的是頤和園,“那里風景很美,很舒服”。她曾發過一條“Beijing is really wonderful”的朋友圈,配圖是景山公園的郁金香、夕陽中蒼翠的古柏和在萬春亭上拍攝的北京城。娜塔莎對中國人的印象也很好,“中國人很熱情,我在這里生活基本不用擔心,總覺得遇到困難會得到幫助。”娜塔莎眨著藍汪汪的大眼睛說,有好幾次她問路時,被問到的人直接說,我帶你過去吧。
“北京的交通工具是真的很方便!”娜塔莎發出由衷的贊嘆。“我住在三里屯,工作地點在朝陽門,俄羅斯大使館在東直門,我經常騎小黃車或者步行往返。”除了自行車,地鐵也是娜塔莎經常乘坐的交通工具。“我去機場打車只要30分鐘,我經常在東直門坐機場快軌,時間差不多。”
北京的美食同樣吸引娜塔莎,“烤鴨很香,我也喜歡炸醬面!”被問到平常是否會下廚,她直言:“我經常叫外賣,特別方便。我還上淘寶網購,買家具和生活用品”。娜塔莎說,這些年她大多數時間在中國,只有元旦的時候回俄羅斯過新年,短暫停留一到兩周。“莫斯科沒有共享單車,雖然也有諸如必勝客等快餐的訂餐電話,但好像沒有一個APP能把所有的外賣餐廳集合在一起,所以我有時候甚至不太習慣。”她笑著說。
今年,娜塔莎將在北京度過首個春節,她最期待的是去逛逛熱鬧的廟會。她說,如今一些俄羅斯朋友也想來北京游玩,向她打聽如何辦理簽證,“我也希望有機會能為她們當向導,帶她們領略北京的魅力”。
■新聞背景
首次組織境外媒體記者走進社區
第十四屆“中外居民過大年”活動由市政府新聞辦、朝陽區委宣傳部指導,朝陽區麥子店街道與朝陽區民宗辦共同舉辦。八十中棗營分校、加拿大國際學校、青苗藍港幼兒園中外學生及其父母200余人歡聚一堂。今日俄羅斯Ruptly視頻新聞社、香港大公報等十余家媒體記者參加聯歡活動,共同感受春節這一中國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
多年來,市政府新聞辦組織的中國傳統節日聯誼活動受到了境外媒體的熱烈歡迎。此次活動是市政府新聞辦首次組織境外媒體記者走進社區,與中外居民共同迎新春、過大年,境外媒體記者在濃濃的年味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向世界講述北京故事。
“中外居民過大年”活動是麥子店街道為轄區內中外居民搭建的共慶中國農歷新年、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文化品牌,街道運用黨政群共商共治工作理念,建設“和美麥家”國際化社區,探索豐富教育、文化品牌活動內涵,滿足地區中外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實現國際化社區教育、文化共建共享。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