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組成員和官兵一起騎馬巡邏。
1月23日,正當大部分軍校教員學員開啟寒假生活模式時,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軍隊組織工作教研室一行4人,從上海飛赴駐中蒙邊境某邊防連開展調研。
調研組出發伊始,該院院長陶傳銘指出,在全軍將士遵照習主席訓令興起練兵打仗熱潮的關鍵時刻,調研組要撲下身子,認真調研政治工作如何充分發揮“戰斗力+”的效能,為學院貼近實戰改進政治指揮員的培養方式提供一手資料。
整整3天,調研組走巡邏路線、登觀察哨所、進連隊班排、訪黨員干部,時刻感受著邊防官兵戍邊守疆的家國情懷,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和敢打必勝的堅強信心。
1月24日,最低氣溫-43℃。調研組騎馬巡邏途經國門、界碑,重走習主席巡邏路,感悟精神的力量
邊關遙遠,地廣人稀。上午10時,調研組一行到達營區后在手機地圖上進行“附近搜索”。但手機顯示:你搜索的地方太荒涼,沒有明顯目標。從營區往四周遠眺,白茫茫一片,除了幾只烏鴉的叫聲,就是陣陣風聲。連隊干部說,這里最大的噪音就是鳥鳴。營院內,官兵們精心雕琢的雪雕惟妙惟肖,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門,有黨旗黨章,有觀察哨所,有雪地巡邏車。白色的雪雕上12個紅紅的大字十分醒目:“逐夢前行 鑄夢強軍 筑夢北疆”。
下午2時30分,調研組與官兵們一起騎馬巡邏。途經國門、界碑,其中一段正是4年前習主席慰問官兵時走過的巡邏路。
站在雪地里,已有12年兵齡的樸麗回憶起當年習主席慰問時的情景,仍激動不已:“主席和我們握手時,特地脫下手套,他的手又大又溫暖。”官兵們說,4年了,每次巡邏到這段路,心里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就會想起習主席“今天,我和你們一起執勤站崗”的話語,感覺肩頭上的責任愈加重大。
俗話說,臘七臘八,凍掉下巴。臘八這天巡邏不到30分鐘,官兵們的眉毛、眼睫毛上已掛滿霜花。即使面對面,也只能看到對方眼珠在動。
和調研組一起巡邏的有兩名副班長,一名叫紀尚宣,另一名叫蔣荗崗,都是服役5年的老兵。問他們苦不苦,他們說苦;問他們累不累,他們說累;問他們后悔不后悔,他們說不后悔。如果組織需要,他們會繼續選擇留隊,將習主席“為祖國站好崗、放好哨、守好邊”的囑托牢記在心間。
晚上,正趕上旅里召開《奮進新時代》2017年頒獎晚會,晚會通過視頻直播傳達到每個連隊、每名官兵。該連隊除榮膺“全面建設先進連隊”稱號外,還斬獲了諸多獎項,晚會為榮立二等功的該連連長賈明山誦讀的頒獎詞,讓連隊會議室沸騰起來:都說你是三角山上的小白楊,白樺品格最高尚;都說你是興安之巔的樟子松,挺立哨位意志最頑強;都說你草原胸懷最寬廣,胸懷祖國敢擔當;都說你戰馬雄風最敢闖,扎根北疆獻國防。你艱苦環境下磨礪,本職崗位上成長;你揮灑青春滿腔赤誠,堅守哨位無上榮光。
自從習主席視察后,全連官兵時刻牢記領袖的殷切囑托,刻苦訓練、枕戈待旦、精武強能。練就了一批像賈明山這樣的“邊防通”“活地圖”。賈明山說,其實這不是對他一個人的頒獎詞,而是對全連官兵的褒獎。
調研組發現,一代又一代的邊防官兵將對黨的忠誠之心,對祖國的守衛之志,對人民熱愛之情內化成崇高的信仰,以白樺的堅韌頑強,面對生死考驗;以樟松的吃苦耐勞,面對艱難曲折;以草原的寬厚包容,面對榮辱得失;以戰馬的忠誠驍勇,面對血雨腥風,催生了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忠誠永在。
1月25日,最低氣溫-43℃。調研組登上三角山哨所,聆聽“相思樹”的故事,感受寒冬里的暖流
清早,在連隊吃過早飯,調研組就趕往三角山哨所。三角山哨所是這個連隊的觀察哨,海撥1000多米,沿58級臺階而上,就到了哨所的制高點。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樟子松,在山頂煢然獨立,松葉間掛滿積雪,松枝上披著幾條藍色哈達,這就是“相思樹”。
樹的兩旁各立著一塊木板,左邊寫著歌曲《哨所的相思樹》,右邊寫著相思樹的故事:1984年5月的一天,連長李相恩帶隊騎馬巡邏歸途經哈拉哈河時突遇大雨。為了確保戰友們的安全,他先下河探路,還沒走到河中間,湍急刺骨的河水使戰馬受驚,李相恩連人帶馬被河水卷走。戰友們搜救了4天4夜,也沒找到連長。李相恩的妻子郭鳳榮聞訊后,抱著兩歲的兒子趕到連隊,在哨所前守望了3天3夜,也沒有等到丈夫歸來。
第二年春天,郭鳳榮在哨所的最高處一捧土、一行淚地栽下了這棵樹,期盼著丈夫回來。2010年9月,她因癌癥病故。臨終前,唯一的要求就是,讓戰友們將她骨灰的一部分埋在河對面的山上,一部分撒在丈夫犧牲的哈拉哈河里陪伴丈夫。
正在清理相思樹旁積雪的排長韓迎濤說,2014年1月26日,習主席登上哨所,聽了相思樹的故事后,鼓勵官兵要學習烈士的崇高品德和高尚情懷,扎根邊關、安心邊關、創業立功邊關。
關于相思樹,有太多的故事。連隊官兵結婚,誰都忘不了給相思樹獻上潔白哈達;愛人來隊探親,都會登上哨所,聽聽相思樹的故事。
去年6月,從海防部隊調入連隊的戰士曹徽、王澤群鄭重地把自己從海島帶來的海水、泥土、貝殼等埋在了哨所相思樹下,表達扎根邊防的決心。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這歌詞是對軍人家國情懷的真實寫照。誰不想天天和愛人親人一起,樂享天倫?绍娙嗽诼男刑厥獾穆氊熓姑鼤r,有些東西就必須放棄,有些東西必然缺失。
1月26日,最低氣溫-43℃。調研組和邊防連官兵們一起乘車巡邏,體驗軍隊優良傳統的時代魅力
臨行前,排長孫金崗認真組織驗槍、檢查裝備、明確要求。在車上,他提示大家,這條路比較顛。到底有多顛?他講了一個故事:一位上級領導來檢查勤務,一路下來,他發現手機上的記步器顯示走了10萬多步,其實他一直是在乘車巡邏。孫金崗的故事還沒有說完,巡邏車忽然陷進雪坑里走不動了。調研組成員和官兵們一起,又是鏟雪,又是墊坑,又是推車,折騰了20分鐘后,重新上路,繼續前進。
巡邏路上,孫金崗帶領調研組人員查邊情、訪牧民,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在一片空曠的雪地上,孫金崗指著不同形狀的印記,詳細地介紹哪些是野兔的,哪些是狐貍的,哪些是行人經過的,一邊說一邊拿出工具進行測量計算。
這條路每年大雪季節都特別難走,每次勤務都會組織黨員干部參加巡邏,官兵們習慣稱之為黨員先鋒路。賈明山說,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從營區到三角山哨所2.2公里,每天都需要清掃積雪確保安全,這個任務都是連隊黨員干部承擔。就在調研組到達連隊前一天,連隊的另一條巡邏路被大雪封了,賈明山帶領黨員突擊隊,一大清早就去清理,連續奮戰3個多小時,打通了巡邏道路。
調研組返回營區時已是傍晚,營區外的雪坡上殺聲震天,原來官兵正在進行雪地拉練,他們以這樣的方式紀念習主席視察連隊慰問官兵四周年。
四年來,連隊官兵牢記習主席囑托,從干部、黨員示范帶頭入手,推動強軍目標在連隊深深扎根。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