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將于今晨7時開通,限速15公里/小時,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按照設計時速,騎行者26分鐘可從昌平回龍觀騎到海淀上地軟件園。這條專用路有望緩解兩地間的交通擁堵狀況,惠及約1.16萬“通勤族”。在專用路開通運營初期,交通部門將安排專人在坡道上幫助、指導騎行者使用自行車助力裝置。
自行車專用路出入口周邊設有自行車停車架。
釋疑1 騎完全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預計26分鐘可從回龍觀騎到上地
自行車專用路東起昌平回龍觀,西至海淀后廠村路,全長6.5公里。29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在自行車專用路的施工現場看到,施工人員正在全力推進自行車專用路的建設,所有環節都已進入沖刺和調試階段。
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瑞通九處施工現場負責人張明洋介紹,幾天前的降雨給施工造成了一定影響,全體施工人員都在加班加點,以保證按期完成路面彩鋪工作。按照設計時速進行測算,在不超速的前提下,從昌平回龍觀騎行到海淀上地軟件園大約只需要26分鐘。
釋疑2 這條自行車專用路有“交規”嗎?
時速限15公里 行人、電動自行車禁入
北京市交管交通部門公布了自行車專用路的“交規”,明確禁止行人、電動自行車及其他車輛進入。“最高時速不超過15公里”和“轉彎前減速慢行,伸手示意”“右側通行,不得逆向行駛”等也被納入騎行交通規則。
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條專用路的主要目的是為滿足市民早晚高峰時的通勤需求,如果騎行過快會威脅到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在開通運營的初期北京市交通部門將聯合交管部門進行執法,并視情況研究后期保障運營安全的相關措施。另外,考慮到出入口處可能有小商小販擺攤情況的發生,市交通委也提前聯系了城管執法部門,嚴格管理,確保不會因擺攤販賣而阻塞出入口處的正常通行秩序。
釋疑3 如何保證早晚高峰道路暢通?
設潮汐車道 每日中午轉換方向
自行車專用路服務對象主要是居住在回龍觀,在上地上班的群體。因此,早晚高峰時段的潮汐現象十分明顯,為此,專用路設置了潮汐車道。
凈寬6米的路面共分3個車道,其中兩側綠色的是正常行駛車道,中間紅色的是潮汐車道。0時到12時,東向西方向使用潮汐車道,12時到24時,西向東使用潮汐車道。路中間不會設置硬隔離裝置,主要依靠沿途15處龍門架上的導流信號燈進行指引。
為了避免電動車違規駛入,8個出入口還設有阻車樁,但考慮到高峰時自行車太多,則采用了可升降阻車樁。早晚高峰的時候降下來,提供一個比較暢快的通道。非高峰時段升上去,可以阻止電動車駛入。
5月29日,記者騎車體驗自行車專用路。
釋疑4 在坡道上騎行會不會很費勁兒?
6個橋梁出入口坡道設助力裝置
自行車專用路全程設置8個出入口,并與既有道路相連接,相鄰兩個出入口的平均間距為700米左右。為方便騎行者上下道,其中6個橋梁出入口坡道首次設置了自行車助力裝置。
為了能夠實現對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分流,鼓勵市民錯峰出行,助力裝置將在地鐵13號線首班車發車前半小時提前開啟,在地鐵13號線末班車結束運營的半小時后再關閉。在專用路開通運營初期,交通部門還將安排專人在坡道上幫助、指導市民使用自行車助力裝置。
釋疑5 如何方便與地鐵接駁?
出入口處安裝自行車停放設施
自行車專用路緊貼地鐵13號線,高架高出地面五六米,橋身和橫梁都是鋼結構,像一條鋼鐵巨龍橫跨京藏高速。
按照設計初衷,這條自行車專用路主要解決的是回龍觀和上地間的市民通勤問題。但也考慮到了市民多樣化的出行需求,在地鐵龍澤站和回龍觀站也進行了與地鐵的接駁設計,提供比較方便的換乘條件。
為了治理地鐵周邊的停車亂象,在自行車專用路的每個出入口處都安裝有自行車停放設施,一共能停放4900余輛自行車。
此外,在公共區域施劃共享單車停車區,提供了8600余個停車位,后期還將裝上電子圍欄對不規范停車行為進行約束。
釋疑6 惡劣天氣如何保證騎行安全?
24小時巡視 第一時間鏟冰除雪
遭遇大風雨雪時如何保障騎行安全?記者了解到,在人員安排上,自行車專用路24小時都會有巡視人員,一旦出現惡劣天氣時,工作人員也將在第一時間進行鏟冰除雪等應急作業。同時,如果遇到自行車壞在路上的情況,巡視人員也會帶領市民安全地從最近出入口下道。
從硬件來看,自行車專用路的排水防滑性能也要優于一般道路。記者在現場看到,專用路的路面被打造成一側高、一側低的傾斜式路面,在較低側每隔一段距離建造了一處排水孔。
總面積4.2萬平方米的彩色道路面層施工,采用的環保樹脂底膠黏結彩色陶瓷顆粒,比一般的非機動車道鋪設材料的防滑性、舒適性和耐久性都要更好。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