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每年為每個老百姓花10元錢,全縣50萬農村人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公共交通,這錢花得值!”面對采訪,信陽市潢川縣副縣長沈偉侃侃而談。
沈偉口中的“高品質公共交通”,正是潢川縣重點打造的通村客車工程。據了解,潢川的通村客車走的是政府補貼加公司運營的新路子,政府與客運公司簽訂了8年購買社會服務合同,縣財政每年給予企業497.5萬元的運營補貼。換算下來,相當于政府每年為全縣50萬農業人口每人花10錢,保證了沿途百姓享受1元錢的公交票價。
近年來,潢川縣根據中央對“四好農村路”和精準扶貧的指示精神,堅持“扶貧脫貧交通先行”的工作思路,在全縣鄉村建立了通村客運網絡,不僅為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也帶動鄉村經濟穩步發展。
村村通車助力居民出行
連崗村位于潢川縣仁和鎮,村支書劉家金告訴記者,之前村民們環水壩居住,道路交通狀況堪憂。2005年之前,村里只有一條3.5米寬的通村小路,而最遠的住戶離村部有3公里遠,進村出村都很麻煩。2016年之后,政府不僅為連崗村修建了寬闊的公路,還將通村客車開進了村里。
不少村民說,現在每天有5班通村客車駛過連崗,早上六點就有班車開往仁和鎮,給附近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
肖鳳是仁和鎮的居民,經常會去連崗村看朋友。“沒有通客車之前,我總是騎電動車去連崗,風吹日曬的還很不安全。村村通客車開通之后,坐車一塊錢就到連崗了,很方便。”肖鳳告訴記者,從仁和到連崗騎電動車至少要二十多分鐘,而現在坐客車十幾分鐘就足夠了。
暢通的公共交通不僅方便群眾走親訪友,還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化。家住劉洼村的葉先琴在雙柳樹鎮的超市工作,有了通村客車之后,她每天定時乘車上下班,用她的話說,自己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為方便群眾出行,通村客車不僅按班次發車,也接受村民預約。記者看到,通村客車的站牌上不僅標注了發車時間和行車線路,還留有包車熱線用以滿足村民們集體出行的需求。
群眾有口碑,客車就有人氣。村公交客運公司的負責人王成運介紹說,現在每趟班車的平均上座率保持在八成左右。據了解,村落到鄉鎮一直是客運的空白點,通村客車開行之前,村民們出行只能搭乘三輪車或面包車出行,不僅票價高,而且存在安全隱患;通村客車開行之后,群眾可以在村口定時定班乘車,省錢省力,方便快捷。
優質村路盤活鄉村經濟
“通車要有路,有路才有車。我們的四好農村路建設,要以通車為導向,以通路為基礎。”潢川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黃久國說,2014年以來全縣投入資金近四億,修整鄉縣道路,拓寬通原有村道,如今全縣80%村路的寬度達到4.5米以上。為保障行車安全,交運部門還在陡峭崎嶇的路段安裝了波形防撞攔,在交通情況復雜的岔路口設置了安全島。
要想富,先修路。優質的公路不僅保證通村客車行車安全,也助力鄉村經濟振興。
雙柳林鎮晏岡村村民熊永明告訴記者,通暢的馬路讓他又干起了蛋雞養殖的老本行。
“我二十年前就干過養殖,當時村里路況不好,飼料不好進,雞蛋不好出。運輸過程中雞蛋的損壞率能達到三分之一。”熊永明說,惡劣的路況曾讓養殖生意步履維艱,2005年他一度選擇停辦雞場外出打工。
2016年后,經過整飭的通村公路平坦開闊,十分便捷,熊永明有了重操舊業的想法。“新路修好之后,飼料能直接拉到村子里,雞蛋運輸幾乎沒有損耗。”熊永明告訴記者,現在雞場一年能給他帶來10多萬的收入。
連崗村村民劉峰也是優質公路的受益者。2010年起,連崗村邁出了集體搬遷的步伐,新修建的移民村磚紅瓦綠、水湖環繞,頗有塞北江南的韻味,這讓他動起旅游經濟的腦筋。
2015年劉峰買了幾只游艇,在家門口做起了生意。游客要進來,產品要出去,路不通肯定不行。2017年縣里把連崗村3.5米的小路擴充成7米的大路,路修通之后,生意也更好了,劉峰說,新路修通之后,周末的營業額從一千元變成了三千元。
惠民工程如何長效運營
“一元出行”的通村客車得到了群眾的交口稱贊,如何實現農村客車“開的通、留得住、可持續、常態化”的長效運營,卻是縈繞在決策者心頭的難題。副縣長沈偉告訴記者,通村客車目前面臨三個主要問題。
一是政策空白。按照規定,城市公交由政府包攬,城鄉班車是市場化運營。通村客車雖然屬于公共交通性質,但目前卻只能按照運營車輛進行管理。通村客車運營公司的負責人王成運告訴記者,通村客車并不能享受城市公交的統一補貼,因此運營成本偏高。
二是利潤微薄。農村客源分散,通村客車利潤微薄,投資回報周期漫長。目前全縣41輛通村客車均由恒大客運公司統一運營,為保證乘客享受一元票價,縣財政每年補貼企業運營497.5萬元,相當于每月給每臺車補助1萬元。盡管如此,41臺車每月產生的總利潤仍只有2至3萬元。
三是班次規劃。不同的通村線路有“冷”與“熱”之分,同一線路在不同時段的上座率也不盡相同。通村客車的線路規劃既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又不能浪費交通資源。潢川縣交運部門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在不影響群眾出行的基礎上對不同線路發車班次進行微調,以達到物盡其用、節約資源的目的。
按照交通運輸部的要求,2020年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的通客車的比例要達到100%。潢川縣自2017年12月開始運行通村客車,目前全縣272個行政村通村客車線路總里程為1294公里,日運營164個班次,他們的探索得到了交通部的充分肯定。
“發現和推廣基層經驗是我們工作,省政府文件沒下來,我們可以先在潢川搞試點,成功之后再大范圍推廣。”河南省運管局運輸處處長楊桂學表示,潢川對通村客車的探索走在了全省前列,對于路子正、接地氣、有成效的先進經驗,他們將全力支持。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