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巴拉嘎爾高勒鎮向西走約70公里,只見一片碧綠的草原上,一座裝修講究的二層別墅小樓分外引人注目,走進樓內,寬敞明亮的房間,配備齊全的各種家電,看起來十分溫馨舒適;而在小樓外一側,則是一排整潔的白色蒙古包,充滿著民族風情特色——這就是“托力罕”牧民之家旅游點的住宿區。
作為該旅游點的創建人,牧民蘇·呼格吉勒圖可是當地“響當當”的人物——全旗“雙帶雙強型”(帶領致富和帶頭致富能力強)帶頭人。而要談到如何發家致富,則不得不說說蘇·呼格吉勒圖的兩件重要“法寶”。
蘇·呼格吉勒圖的第一件致富法寶,便是蒙古族傳統飲料“酸馬奶”。蘇·呼格吉勒圖經營了6480畝草場,蓄養了大量蒙古馬,母馬會生產新鮮的馬奶。他與內蒙古世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每天向該公司提供500公斤馬奶用于制作酸馬奶飲品。通過這項合作,著實給蘇·呼格吉勒圖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除了靠銷售“酸馬奶”創收,蘇·呼格吉勒圖還有第二件致富“法寶”,那就是他親手創辦的“托力罕”牧民之家旅游點。2010年初建時,該旅游點僅有5座蒙古包、30匹馬,雖然景色優美、特色鮮明,但因流動資金不足、硬件設施不完備、接待規模有限等因素,創收效益并不明顯。
2014—2015年,西烏珠穆沁旗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整合各類涉牧項目,為“托力罕”牧民之家旅游點拉通網電、新打機井2眼、新建馬棚500平米、修建砂石路0.5公里,并采取旗財政補貼、牧民自籌的方式新建了二層別墅一棟,內設接待室、展覽室等。同時,旗政府又給該旅游點協調發放了50萬元的貼息貸款,扶持擴建旅游點,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目前,“托力罕”牧民之家旅游點有16座蒙古包、280匹馬,2015年純收入達40萬元,2016年旅游業收入達到60萬元,成為“家庭牧場+牧民之家旅游點”典型示范戶。
據蘇·呼格吉勒圖介紹,每年暑期7月到8月是草原旅游旺季,“托力罕”牧民之家旅游點的18個房間每天都是滿客,一次性大概要接待四五十人。“感謝黨和政府的幫扶,小小的5個蒙古包變成16個大蒙古包,房子也變成了二層小樓,收入也增多了,生活變化真的很大。”蘇·呼格吉勒圖激動地對記者說。
為了讓自家的旅游服務做的更好,蘇·呼格吉勒圖專門設計了一個獨特的蒙古包“展廳”,里面全是牧民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接羊羔的氈口袋、做酸奶的竹筒、弓箭、燭臺、皮口袋、搖籃等等。作為一個熱愛傳統民俗的牧人,蘇.呼格吉勒圖把這些帶有蒙古族文化元素的“寶貝”一一收集起來,讓每一位來到這里的游客都能親身體驗到傳統游牧文化的魅力。
蘇·呼格吉勒圖的女兒、今年剛從內蒙古財經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的查干達日也加入到自家的旅游服務業中來,用年輕人的“新點子”帶來了一股新活力。“我正在準備開設微信公眾號,推薦我們的旅游點,同時也在和一些專業旅游網站聯系,方便游客網上訂房。”查干達日告訴記者:“相信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我們‘托力罕’牧民之家,越來越多的人愛上美麗的大草原!”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