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23日在北京發布《世界能源展望2018》。報告認為,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20%將來自中國的電動機需求。到2040年時,全球所有能源需求增長都將來自發展中經濟體,全球近半數轎車都會是電動車。
國際能源署首席能源模型官勞拉·科齊在當天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對于更依賴輕工業、服務業和數字技術的經濟體,電力日益成為首選“燃料”。至2040年,全球近半數轎車都會是電動車,電力在最終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增至近三分之一。
報告顯示,隨著太陽能光伏競爭力日益增強,其裝機容量在2025年前會超過風電,2030年左右超過水電,2040年前超過煤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將從當前的25%增長到40%左右。中國核電發電量在2030年前將超過美國和歐盟。
2017年全球無電人口首次降至10億以下。但國際能源署預計到2040年仍有逾7億人用不上電,他們主要位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村定居點。
在油氣方面,報告認為,轎車石油消費將在未來五年左右達到峰值。不過,石化、卡車、飛機和船舶工業依然會使石油需求處于上升趨勢。
至2025年左右,美國在全球油氣產量增長中的比重會達到一半以上。全球近五分之一的石油和四分之一的天然氣產自美國。頁巖革命會給傳統油氣出口國帶來巨大壓力。
天然氣將超越煤炭成為全球能源結構中的第二大燃料。2030年全球的天然氣使用量將增長45%。
本次發布會由國際能源署、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聯合舉辦。電規總院與國際能源署共同成立了國際能源署中國聯絡辦公室,推動國際能源署相關研究成果在中國的宣傳和應用,同時促進中國能源企業、研究機構與國際能源署交流合作。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