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軌道交通產業的不斷發展,湖南省軌道交通行業也取得了矚目成就。順應時代發展,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因鐵路而生、依鐵路而長、伴鐵路而興,也一直在為湖南乃至全國的軌道交通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是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新校區于2013年落戶于株洲市云龍新區的湖南(株洲)職業教育大學城。立足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產業,以服務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學院以特色專業為根本,以培養軌道交通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源源不斷地為湖南乃至全國的軌道交通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輸送技術技能人才。
目前,學院設有鐵道機車車輛與機械學院、鐵道運輸管理與經濟學院、鐵道工程與信息學院、鐵道供電與電氣學院、繼續教育與國際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和三個教學部,開設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類專業16個,服務軌道交通的非鐵路相關專業6個。近年來,學院緊跟軌道交通行業和地方經濟建設人才發展需要,按照“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的原則,逐步完善并打造出了一批獨具特色的品牌專業。
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中心,學院于2006年開辦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講授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檢修與運用相關專業知識,培養能適應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鐵道機車專業以培養具有適度的基礎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綜合素質高、具有電力機車檢修、運用、管理等綜合職業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標;鐵道車輛專業面向鐵道車輛部門,以培養從事鐵道車輛運用與檢修方面工作人才為目標,先后被評為鐵道部優秀專業點、湖南省精品專業、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專業和湖南省示范性特色專業群,還是全國鐵道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鐵道車輛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始建于1956年,至今已有60年辦學歷史,是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和湖南省特色專業,同時,作為教育部鐵道運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該專業曾成功承辦“第三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中國鐵路總公司給予該專業“一流專業、一流服務”的高度評價。
除依據社會需求自主建設的這一批特色優勢專業,學院還根據軌道交通行業的現實需求,深化產教融合,形成了“四定制”(選聘條件定制、培養目標定制、培養過程定制、驗收標準定制)的人才訂單培養新模式。
何為人才訂單培養新模式?以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訂單培養為例,校企雙方簽訂協議,學院按照廣鐵選聘人才的條件投放招生專業與生源計劃,公布招生條件,按招生計劃實行網上擇優招錄應屆高考生。新生入校后,廣鐵根據標準綜合考察,確定錄取名單,組建訂單培養班,學生在校就有確定的崗位指向、明確的職業崗位標準。以培養職業崗位能力為核心,校企共同開發能力導向專業課程,確保訂單班學生專業水平和能力滿足廣鐵集團的要求。如此,企業為學校的實踐、實訓、實習基地,學校為企業的培訓基地,共同探索同時滿足職工實訓和學生培訓需要的校企合作基地建設新模式。
雄厚又別具特色的專業基礎和育人模式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莘莘學子,學院在2014年經申請被批準為湖南省單獨招生試點工作單位。從2014年至今,學院已連續三年被評為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招生人數也逐年增多,今年4月15日,來自全省各地的4200名學子參加了學院的單招考試。
一批批優秀的學生從這里畢業,在學校學到的專業知識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們笑傲職場的資本。在大學生就業壓力逐年上升的環境下,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左右,就業對口率達到90%以上,畢業生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七成;校企合作關系逐步深化,“訂單”培養率達70%以上。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與長沙地鐵、廣州地鐵、深圳地鐵、南昌地鐵、寧波地鐵、南寧地鐵等18家單位開展訂單培養,訂單培養率穩定在85%上;鐵道交通運營管理專業近三年專業培養的2000多名畢業生中已有一大批走上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崗位或成為專業技術骨干;鐵路和城市地鐵專業畢業生供不應求,訂單培養率達80%以上,就業率在95%以上。
四年來,廣鐵集團共招錄了學院4000余名定制式訂單培養畢業生;長沙地鐵與學院開展深度校企合作,在2012屆—2018屆畢業生中開展了人才訂單培養,總人數達1500余人。
目前,學院2017屆鐵路專業和城市地鐵專業絕大多數畢業生簽約,大部分已被各鐵路局和地鐵公司錄取,2018屆、2019屆畢業生部分已簽訂就業協議。據預測,2019年,與該院校企合作的各鐵路局和地鐵公司需要數萬名軌道交通專業人才,未來軌道交通人才供不應求,學院畢業生就業前景將更為廣闊。
秉承“火車頭”精神,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高鐵“走出去”戰略,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從未停止推進綜合改革和提升內涵質量的步伐,正在為將學院建設成為“行業排頭兵,湖南雙一流,國家優質校,國際有影響”的高職院校而不懈努力。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