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15時20分,長4836米的鄭西高鐵余頂隧道附近,一架黑色無人機從地面一躍而起,上升至50多米的高空后懸停,俯瞰隧道口。
無人機操縱員劉偉通過屏幕上的高清畫面,小心翼翼地調整著無人機位置和鏡頭焦距。防護員盧太炎則目不轉睛地盯著無人機,提醒劉偉注意空中的障礙物。
劉偉和盧太炎來自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生產調度監控中心無人機檢測組。他們每月都要制訂無人機巡檢計劃,對人工不易觀察或檢修的高鐵橋隧頂部以及供電、信號等設施進行空中檢查,并對高鐵上跨電線、橋梁設備狀態和沿線路外環境進行周期性記錄。每次巡檢形成的視頻和圖片資料,他們都會錄入數據庫,方便日后檢索、分析。
“無人機一次飛行最長不能超過半個小時。”劉偉給記者介紹,無人機電量不足20%時就要及時降落并更換電池,否則可能會影響線路安全。
“操作無人機有著嚴格的標準。”劉偉介紹,無人機要與線路設備保持10米以上的距離,遇雨、雪、霧霾、大風等惡劣天氣時,禁止利用無人機檢查作業。“尤其不能飛跨線路或停留在線路正上方。”劉偉說。
十幾分鐘后,劉偉操縱無人機安全降落,隨后提著無人機穿過高架橋,走到上行線路一側,再次操縱無人機尋點檢查。鄭州高鐵基礎設施段出臺了無人機應用作業指導書及相應的安全管理辦法,對無人機檢測組成員進行專業培訓。劉偉獲得了民航部門頒發的無人機操縱資格證。
“一處排水溝淤積,頂部雜草樹木較多,需要及時清理。”劉偉借助無人機發現問題后,第一時間打電話向車間報告。
“回去以后,我們還要對今天的視頻和圖片資料進行回放分析。”烈日炎炎,劉偉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然后一口氣喝下了大半瓶水。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