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上午,位于北京中軸線上的國家會議中心裝點一新、熱鬧非凡,四層大會堂內燈光璀璨、賓朋云集,以“高速鐵路:創新發展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第十二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在這里隆重開幕。
“熱烈歡迎!”“誠摯歡迎!”……今年是世界鐵路誕生200周年,世界在這樣的特殊節點選擇中國,中國人民備感榮耀,張開寬廣的雙臂擁抱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
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由國際鐵路聯盟(UIC)發起并組織舉辦,現已成為展示和交流世界高速鐵路發展水平與成就的全球盛會。時光流轉,這是這一盛會時隔近15年后重返北京,吸引來自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政府官員、駐華使節、企業高管、專家學者及國內參會代表共計2000余人參加。北京成為第一個兩次舉辦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的城市,中國是目前唯一一個兩次舉辦世界高速鐵路大會的國家。
2010年,中國舉辦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之時,還是新建高鐵國家,呈現追趕之勢。現在,中國已成為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網絡通達度最高的國家,展現領跑之姿。
中國高鐵閃耀世界舞臺中央,引發與會嘉賓熱議。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范例就是高鐵,從無到有,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現在已經領跑世界。近年來,中國高速鐵路堅持創新發展,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樹起高鐵技術國際標桿,極大便利群眾出行,促進了區域互聯互通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中國擁有占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運營高鐵網絡,是全球領導者和靈感來源。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它創造了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高鐵系統,重塑了交通、經濟和區域發展。”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突飛猛進的今天,中國鐵路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與世界各國分享高鐵發展成果,攜手共繪高鐵事業發展新藍圖。”
……
中國成果,世界共享。
“讓老撾與外部世界緊密相連,讓老撾邁入了21世紀。”說起中老鐵路,老撾國會副主席宋瑪·奔舍那很動容,“昆明到萬象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
“高鐵被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對我們非常重要”“中吉烏鐵路大大縮短東西方距離,將重塑貿易格局”……來自蒙古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嘉賓,熱切期盼借鑒中國鐵路和高鐵發展經驗。
其間,現場播放了兩部宣傳片,各方嘉賓凝神觀看,不時舉起手機拍攝精彩瞬間。國際鐵路聯盟世界高速鐵路宣傳片,闡釋世界高鐵發展現狀,展現各國期盼發展高鐵、依托高鐵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名為《中國高鐵:創造美好生活》的中國高速鐵路主題宣傳片,給出了高鐵未來發展的中國方案:更安全、更高速、更智能、更舒適、更綠色。
10時30分許,主題演講與專題討論環節開啟,國際鐵路聯盟、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相繼發布世界高速鐵路發展報告、中國高速鐵路發展報告,印尼、沙特、摩洛哥、塞爾維亞等國的企業負責人、相關組織專家等圍繞“高速鐵路新拓展”開展專題討論,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克諾爾集團、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作交流發言。
思想碰撞火花,交流啟迪智慧。
“‘Whoosh’已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印尼-中國高速鐵路公司董事長德維亞納高興地介紹。
“Whoosh”,是印尼民眾對借鑒中國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先進成熟技術,為印尼量身定制動車組的親切稱呼,原意為高速列車呼嘯而過的聲音,在印尼語中是“節省時間”“優化運行”“可靠系統”首字母的縮寫。自2023年10月17日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以來,已有超1000萬人次乘坐“Whoosh”快捷出行。
“匈塞鐵路最高運營時速200公里,貝諾段已于2022年3月通車……”塞爾維亞鐵路基礎設施公司總經理耶夫蒂奇說,期待諾蘇段通車后,給當地帶來更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匈塞鐵路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旗艦項目,是中國鐵路技術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對接的首個項目。貝諾段開通運營三年多,累計發送旅客約1100萬人次;諾蘇段建設工程已基本完成,并取得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認證、塞爾維亞國家規范符合性認證、安全評估認證;匈牙利境內建設正有序推進。
會場內外,各路媒體記者緊張忙碌,通過網絡、電波將大會精彩傳向全球。央視記者鄭連凱15年前就報道過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這次感覺不一樣,中國高鐵成果更加豐碩,令人自豪。而且世界最快高鐵列車CR450動車組正加速駛入現實,我國高鐵領跑優勢將不斷鞏固擴大。”越南之聲廣播電臺記者范忠堅說:“開幕式內容很豐富,讓我們對整個大會充滿期待。越南也計劃建設高鐵,希望借鑒中國成功經驗。”
身著志愿者襯衫的北京交通大學學生陳喆,到13時才顧上吃午飯:“我們學院來了20多人,還有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學生,負責為大會提供引導、咨詢等服務。”像他一樣,許多不同崗位的幕后工作者正為大會做著保障工作。
本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持續到11日,將舉辦圓桌論壇、分組技術交流、參觀體驗等多樣化活動,共聚智慧、共謀未來。
這是一條紐帶,聯通中國與世界。
這是一個舞臺,展示高鐵最新成果。
這是一扇窗口,洞見未來美好生活。
(新媒體責編:caizhuo)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