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體現中國鐵路發展成就和創新成果的復興號動車組模擬駕駛臺、中歐班列電子沙盤,成為展覽的耀眼明星。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不僅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供應端的重要一環,在消費端的作用也日趨凸顯。此次進口博覽會是中國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有利于促進世界各國加強經濟交流和貿易磋商,促進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的增長,為各方擴大在中國市場中的存在創造了條件,也成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的重要體現。
博覽會上,體現中國鐵路發展成就和創新成果的復興號動車組模擬駕駛臺、中歐班列電子沙盤,成為展覽的耀眼明星。現場展出的模擬駕駛臺與實車司機操作界面一致,能夠模擬動車組在不同線路條件下的實際運行狀態。中歐班列電子沙盤通過裸眼3D動畫,展示了中歐班列開行情況及取得的成果,演示了從歐洲駛出的中歐班列,途經歐洲各國駛向中國之旅,說明了中歐班列的開行意義。
從“師夷長技”到完全自主創新,中國高鐵在這條路上走的異常艱辛又成績斐然。復興號動車組是中國自主研發、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動車組,實現了關鍵技術的重要突破,在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節能環保等方面表現出卓越品質,已經成為中國高速列車的主力車型。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車集團的時候就著重強調過,高鐵動車作為中國裝備制造的代表之一,是中國“走出去”的一張靚麗名片。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機遇,中歐班列更像是中國經濟發展快車的一種具象,風馳而來,滿載而歸,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帶來更多實惠。中歐班列自2011年開行以來備受熱捧,根本原因并不只是因為產品本身,更在于它所承載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中歐班列連接中歐,卻造福沿線,是振興區域經濟的“孵化器”“造血儀”。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倡議是中國提的,機遇卻是全世界共享的,中歐班列就是最好的范例。
進口博覽會讓世界看到開放市場、共享未來的中國自信和中國擔當。中國已經站上了對外開放的歷史高點,積極主動擴大進口,邁向更高層次的“開放中國”,將與世界人民一道共創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