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主辦的非洲鐵路經濟帶交叉論壇在滬舉行。相關數據表明,中科院在科技助力非洲鐵路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環境友好型農業和智慧型城市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
遙感技術助力野生動物和生態保護
臭名昭著的盜獵者令非洲野生動物保護形勢日益嚴峻。以非洲大象為例,其數量在2006年至2015年間減少大約62%,目前數量僅約40萬頭。
2015年,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提出建立“全天候反盜獵綜合系統”——“牛盾計劃”,助力非洲野生動物保護。據了解,“牛盾計劃”為肯尼亞,尤其是其境內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察沃國家公園”提供急需的智慧型新技術和新裝備,構建了綜合指揮中心,通過建立的各類探測系統,對可疑目標進行遠程監控取證,并將其地理坐標通過無線通信系統實時上報綜合指揮中心。
項目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北斗”衛星預計于2020年覆蓋非洲大陸,屆時這套系統可對動物遷徙等提供更準確的數據支持。
“現代遙感技術的運用,也正在助力非洲生態環境保護。”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副所長張兵表示,近年來,現代遙感技術在肯尼亞完成了一系列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工作,包括土地覆蓋、植被、水、動物遷徙等因子評估。目前我國遙感技術已具備高空間、高光譜、高時間的特點,可以提供更為精細的地物形態信息、地物波譜信息和地物演化過程信息。
先進農業技術和理念走進非洲
糧食短缺一直是困擾非洲社會的問題。今年,非洲多國再遇饑荒,45個國家多達7000多萬人急需糧食援助。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胡春勝介紹,非洲農業基礎設施不足、技術落后,當地土壤肥力瘠薄、水土流失嚴重,再加上極端氣候頻發、旱澇災害并存等原因,導致農業發展相當滯后,“糧食產量不到我國的三分之一”。一項針對肯尼亞農戶的調研顯示,就“使用肥料”一項,超過50%的人表示“買不起肥料”,還有30%多的人認為“根本沒有必要”。
胡春勝認為,要充實非洲糧倉、緩解饑餓問題,在把先進農業理念、技術“搬”到非洲的同時,一定要培訓當地農民,使他們真正掌握這些成功的經驗。
為把我國先進農業理念和技術引入非洲,胡春勝團隊在肯尼亞肯雅塔大學建立了現代農業技術核心試驗區,并在雅塔農場建立了農業技術示范區。多年來篩選示范了玉米、高粱、水稻、葡萄等抗逆高產新品種(系)70余個,示范了測土施肥、旱作集雨、有機培肥、水稻育秧等高產栽培技術體系,成功增產30%以上。
據悉,未來我國擬在肯尼亞馬瓜尼縣、基蘇木縣分別建立東部抗旱高產示范基地和西部濕潤區水稻高產示范基地,進一步為非洲農業增產增收探索道路。
同時,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對非合作團隊也開展了非洲荒漠化防治研究,并提出了技術合作模式和相關示范項目。
科技繪就非洲新藍圖
本次論壇的召開旨在響應并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關于加強中國與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現代化等多領域合作的共識,來自中科院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圍繞科技合作推動非洲鐵路沿線經濟帶建設進行了深入研討。
“蒙內鐵路不應僅僅是一條貨運鐵路,它應該成為一條鐵路經濟帶。”中科院戰略咨詢研究院黨委書記穆榮平、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主任王青鋒等專家提出,非洲鐵路的建設將帶動沿線的經濟建設,鐵路經濟帶的形成將為非洲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提供重要機遇,而科技能夠更好地支撐非洲鐵路經濟帶建設,幫助非洲繪就可持續發展的新藍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邱華盛則表示,必須 “政產學研”聯手共建“一帶一路”。(記者 黃辛)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