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4月份,遼東山區春意盎然,在溪田線線路兩側,整齊的擺放著等待更換的新Ⅲ型軌枕,丹東工務段段旗在春風中迎風飄揚,400余名“黃馬甲”,手握撬棍、丁字扳手等工具,在線路兩側,等待施工命令的下達。這是該段在溪田線線路設備改造過程中的一個場景。
為認真貫徹段“強化設備基礎,實現設備質量均衡目標”的工作要求,這個段在確保日常線路養護維修的基礎上,克服集中修施工任務重、人員緊張等諸多困難,舉全段之力,抽調石橋子線路車間、本溪線路車間、南芬線路車間、通遠堡線路車間、鳳城線路車間、灌水線路車間、小市線路車間、五女山線路車間、綜合維修車間和綜合機修車間等10個車間近500余名干部職工,對溪田線47km748m—74km110m間更換新Ⅲ型軌枕。
4月24日13時50分,換枕施工作業中,天公不作美。施工命令下達后,傾盆大雨從天而降,汗水與雨水交融,順著參戰干部職工的身體流淌下來,“1,2,嘿撒……”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號子聲,與雨水滴落的聲音交織,奏出了一曲“鐵軍”的戰歌。松卸螺栓、抽換軌枕……沒有人去穿著雨衣,身上的衣服早已濕透。“今天雨大,大家注意點腳下,都踩實了,別摔倒了……”小市線路車間主任王昌輝一邊組織職工預卸軌枕,一邊提醒身邊的職工注意安全。
這樣的施工,自4月初溪田線設備改造開始以來,已經開展了22場次,更換軌枕8000余根。每一場施工,都是一次“戰斗”;每一場施工,都是一次“壯舉”;每一場施工,都彰顯出丹工“鐵軍”的風采。在這一場場的“硬仗”中,飽含著多少干部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
綜合維修車間隊長田永利,家住本溪市區,從施工所在地開車到他家,就需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從月初進駐到溪田線后,他就從未回過一次家,與車間職工同吃同住同勞動。“施工現場就是我的家,職工們就是我的親人,每天和家人們在一起,這樣我才安心。”田永利這樣說道。
灌水線路車間綜合維修工區職工王學波,今天6月份就要退休了,可依然堅守在一線。在施工現場,抬枕木、換配件……臟活累活他都搶著干,他說:“干了快大半輩子的線路工,還有兩個月就要回家了,我得把這最后一班崗站好嘍!”
鳳城線路車間職工曾偉,是一位年輕壯實的小伙子,在溪田線換枕施工中,他總是沖鋒在前,前幾日在更換軌枕過程中,左腳不小心被枕木劃傷,破了一個口子,他咬著牙,沒和工長請假,依然堅持到施工結束,當坐上返程的客車時,他才發現襪子已經和傷口粘合在了一起。工友們都勸他第二天請假在家休息,可他卻執意不肯的說道:“沒事,這點小傷不算什么。”
通遠堡線路車間連山關工區班長陸廣波是一個急性子,也是一個熱心腸。雖然腰部扭傷,每天都需要貼膏藥進行治療,但稍微感覺病痛減輕就趕赴施工現場,在完成本組的工作任務后,主要幫助鄰組人員更換軌枕。
這些人,只是丹工“鐵軍”奮戰溪田線的一個縮影。還有很多舍小家顧大家的感人事跡,在施工現場,不論職務高低、不論責任輕重,每個人都為了打贏這場線路提質的“硬仗”,他們埋頭苦干,揮汗如雨。他們把提升線路綜合質量的壓力變成動力,把推進施工進度的責任挑起在肩上,把“強基達標 提質增效”的各項要求,變成“保安全、促生產”的強勁動力。
截至目前,該段已完成預卸Ⅲ型軌枕30322根,錨固14540根,更換8169根。(遲金海 鄒壯 )
(新媒體責編:zs1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