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說,‘要想富先修路’,老撾將在中老鐵路上獲得巨大利益。”老撾公共工程和運輸部副部長、中老鐵路項目聯合工作組老方組長拉塔納瑪尼·寬尼翁日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中老鐵路是老撾“八五”規劃的“一號工程”,對老撾意義重大。
中老鐵路從2016年12月全線開工以來,一直備受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之所以受此高規格“寬待”,并非是其屬跨國鐵路,而是源于其開辟了一條扶貧攻堅的“快車道”。該條鐵路在帶動兩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惠及了沿線的老百姓,助力他們早日脫貧致富。
眾所周知,老撾屬第三世界的國家,且屬于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經濟、物質、文化都十分落后。交通閉塞成了困擾該國發展的主要障礙,因此,從國家領導人到地方政府無不迫切需要得到外界的支持和幫助,來改變這一貧窮落后的面貌。“中老鐵路”被老撾官員稱為“一號工程”也在情理之中。
從老撾方面來講,“中老鐵路”的建設將改變原來“不聯通、不交流”的閉塞現狀,打破交通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同時也將幫助老撾擴大與中國和東盟地區的合作和互聯互通,吸引更多的資金、先進技術和人力資源。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拉動當地工程建設、建材供應、電力、農牧業、服務業、物流等產業發展,增加民眾就業,推動產業升級,優化投資環境,對促進沿線旅游、商貿、農牧業、加工業等產業發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對當地老百姓來講,建成后將會有力改善當地物價偏高的現狀,特別是對于改善偏遠地區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未來沿線人民可以乘坐火車出行,貨物也能通過鐵路運抵偏遠地區,沿線百姓盡可甩去貧窮的“帽子”,來享受鐵路帶來的福利。
發展“中老鐵路”的意義遠不止于此。作為中國與東盟的陸上新樞紐通道、泛亞鐵路的有機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建設的標桿項目,未來可與泰國、馬來西亞等國鐵路連通,有著面向東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助于促進老撾與中南半島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助于加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內部的經濟聯系,可見它的建設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中老鐵路”不僅解決了老撾過去閉塞、落后的問題,而且實現了從“陸鎖國”到“陸聯國”的成功脫變,在扶貧道路上確實走了捷徑。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