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中的長沙磁浮快線。
臺媒稱,由中國中車公司大連公司與西南交通大學聯合研制的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日前完成新的運行試驗,時速120公里打破了中低速磁浮車輛行駛時速的世界紀錄,為中低速磁浮在大陸發展又向前邁進一步。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0日報道,預計到2020年,大陸有望建成五條以上中低速磁浮商業營運路線。目前除了長沙磁浮快線已營運超過1年,其他包括北京、天津、武漢、成都、廣州等10多個城市都有興建中低速磁浮規劃。
中國中車旗下的大連機車車輛公司8月8日表示,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車最高運行時速可達160公里,最小平面曲線半徑50米,最大坡道千分之一百。相較于目前已經投入營運的磁浮列車,這款磁浮列車行駛速度更快,過彎道和坡道能力更強。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的城市軌道交通,地鐵可滿足市區大運量需求,但造價高、噪音大,站點間距大時車速顯得略低。輕軌運量中等,高架路線造價只有約地鐵的三分之一,但同樣不適應大站間距。有軌電車造價低,但運量小噪音大,也不適應大站間距營運。
相較之下,大陸新一代中低速磁浮車屬于中等運量交通結構,具有振動噪音小、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等優勢,尤其速度、彎道和坡道這三項綜合技術指標,是目前其他單一制式軌道交通無法同時實現的優點。
報道稱,根據中國工程院中低速磁浮交通技術與產業發展戰略研究資料顯示,大陸發展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統的條件已經成熟。以長沙磁浮為例,全長18.55公里,連接長沙火車南站和長沙黃花機場,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線。設計最高時速為100公里,列車全程運行時間19分30秒,最大載客量363人,今年5月5日營運滿一年。
大連機車表示,大陸新一代中低速磁浮車能緩解車軌振動、提升系統競爭力并拓展中低速磁浮的適用范圍。新研發的磁浮車投入商業營運后,有望提供時速160公里以下城市中等運量客運需求,讓城市運輸更便捷。
報道稱,磁浮列車分高速和中低速兩種。高速磁浮適合遠距離交通,中低速磁浮用在近距離交通。上海磁浮2002年啟用,線路全長約30公里,設計最高時速度430公里,兼具交通和觀光功能。
報道稱,中低速磁浮是大陸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也是目前城市軌道交通中最先進的技術。具有環保、安全性高、建設成本低等優點,適用于城市市區、近距離城市間和旅游景區的交通連接,可代替輕軌和地鐵。除長沙和北京S1線外,深圳等城市也開始規劃,設計營運時速多在100公里左右。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