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說到底并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理念或概念,而是涉及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分配和機制建設。
今年“雙11”來臨前,電商們紛紛試水綠色物流,共享快遞盒、循環包裝袋等等。消費者在收到貨的時候,可能會發現快遞盒大變樣。前兩天,某電商平臺推出一款塑料共享快遞盒,替代常用的瓦楞紙箱。這種快遞盒使用時是一個方形的塑料箱,收件人簽收后,快遞小哥就會將它折疊起來,變成一塊塑料板,帶回倉庫重復使用。
共享快遞盒,更為準確的說法其實應該是“循環使用快遞盒”。相較于傳統的快遞紙箱,此類快遞盒無疑具備諸多優點,比如說不易毀損、便于回收、重復利用等等。就此而言,其可謂既經濟又環保,似乎為解決包裝浪費、快遞垃圾等老問題,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思路。
其實,無論是為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還是出于降低運營成本的考量,快遞公司、電商平臺尋求更為綠色環保的物流方案都有其必然性。特別近一段時間,紙箱價格一路飆漲,更是讓相關企業壓力巨大。所有這一切,都推著全行業加快轉型。其實,在推出共享快遞盒之前,一些快遞公司已經啟動了諸如“紙箱回收”等環保化的業務改造,并且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這些舉動,無疑為后續的探索積累了經驗。
從“回收快遞紙箱”到“塑料共享快遞盒”,其間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對于紙箱來說,“丟棄”是默認宿命而“回收”只是例外情況;但對于“快遞盒”來說,卻只有回收再利用這個唯一選項。按照設想,在收件人簽收后,快遞員將把快遞盒折疊收回。這一看似簡單的動作,實則并不容易。一個值得注意的事實是,如今快遞員和收件人面對面的接觸正變得越來越少,物業代收、收件柜暫存等等情形,都使得派件和簽收之間存在一個時間差,這在客觀上增加了回收快遞盒的難度。
可以想見的是,如果塑料共享包裝盒大面積使用,那么勢必會引發全行業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而這些都是亟待直面的。比如說,塑料盒相對較大的重量所導致的運輸費用的增加;再比如說,“回收快遞盒”給快遞員帶來的工作量的加大……歸根結底,這些仍然是利益問題:企業多出的運營成本如何分攤?又該怎樣就新工作內容給快遞員公允計酬?諸如此類的疑問若是梳理不清,那么勢必然會阻礙共享快遞盒的推廣。
的確,共享快遞盒理論使用成本很低。可是,這一“理想狀態”卻需要消費者使用習慣的配合,需要一套對應的快遞業務新流程作為支撐。綠色物流,說到底并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理念或概念,而是涉及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分配和機制建設。對此,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