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物理所微信公號消息,你看我很遠,其實我很近。過去100年,人類的交通出行方式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100年,人類的交通出行工具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創新呢?恐怕誰也說不準......
共享交通工具
出于節能環保的需要,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像摩拜、ofo之類共享交通工具的形式,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現在想乘共享單車、汽車出門,都是人根據定位找車。未來搭載智能系統的交通工具,會根據你的召喚,主動找你,送上門來。而且會根據你要去的目的地,自動尋求最優、最短路線。
這最優路線上有障礙怎么辦?別擔心,它早就預判好,隨時隨地給自己加戲。模塊化的輪胎設計,即便爬樓梯,也是So easy···
如果你嫌上面的代步工具太慢,沒關系,來看看未來的共享汽車。小巧的同時,搭載人工智能系統。自動駕駛,全息投影交互屏。你只需坐在車里,路況,天氣,時速控制,它全幫你搞定。
未來的公共交通也相當好玩,閑時縮成一團,節省城市道路空間,乘客來時,自動加長延伸。而且還會根據乘客的數量判斷是否需要增加輔助輪。
電梯式運載工具
國外一家公司的設計足夠大膽,他們勾繪了未來人類的交通運載工具,居然顯示個像倉鼠籠子似的玻璃罩子。
這款運載工具底部提供動力,再到達建筑旁通過特殊的類似叉車加工具一樣的裝置,將整個運載工具運送到相應的位置,有點類似電梯的作用。
飛行汽車
前不久在巴黎航天展上,展出了一輛特殊的飛行汽車AeroMobil,這是一輛真正的飛行汽車,一輛汽車滿足了陸地和航空出行的兩種需求!
這款未來新式交通工具可在公路上以汽車模式行駛,最高時速可達160公里。完全達到了目前普通汽車的行駛需求,但是當它大鵬展翅飛上天的時候,飛行時速可達750公里。
飛行汽車的車身由高強度輕質的碳纖維制成,它搭載了一臺300馬力(223kW)渦輪增壓的2.0L四缸發動機,在飛行中驅動可變槳距推進器。在地面上,相同的發動機變成了發電機,為這一對電動機供電,分別驅動汽車的兩個前輪。它是完全具混合動力的飛行汽車。
在駕駛過程中,AeroMobil將使用一個獨特的玻璃駕駛艙系統,其顯示器設置對航空飛行的人來說簡單且熟悉。這些集成的數字顯示器將顯示與車輛的汽車操作有關的必要信息,在起飛時將無縫地轉換成用于飛行模式的完美的顯示系統。
AeroMobil預計在2020年上市開售,售價約1000萬人民幣,這個價位高的還是很離譜,老百姓很難接受,同時你想要駕馭它的時候必須具備飛行員執照和駕駛執照才能出行!
螺旋槳汽車
這種車明顯沒有飛車那么有用,但看上去更有范兒。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螺旋槳車被認為極具未來意義。
最著名的螺旋槳車西莉卡(Helica)是由法國工程師馬塞爾·李亞(Marcel Leyat)設計的,他是一名飛機設計師。他的螺旋槳車十分與眾不同,其他的螺旋槳車都是保留了車的外形,簡單的在車頭加上一個螺旋槳。但西莉卡的車尾是朝上的,能夠很好的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減小阻力,同時也讓車身看上去更加的科幻。
螺旋槳車的原理很簡單,馬達帶動螺旋槳,螺旋槳帶著車向前沖。但這種車有著致命的缺點,沒有用來控制動力、方向以及剎車的傳動裝置。無法保護駕駛者,更無法保護行人。所以這種看上去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車沒有延續到現在。
時至今日仍然有人著迷這種外形酷炫的車,他們認為這種車十分刺激,但只能在空曠的無人地帶駕駛。另外,直升機式螺旋槳汽車還能實現陸空兩用!
無人駕駛汽車
百度無人駕駛車從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導研發,其技術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起名叫Apollo,Apollo解決方案賦予了汽車自動取換車、低速巡航、識別紅綠燈、規避行人障礙物、自動泊車能力等核心功能。
2017年7月,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通過視頻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情景。
2018年1月,百度向國內外的媒體展示了Apollo開放平臺最新自動駕駛技術成果。搭載Apollo2.0的無人車乘載著幾十位中外媒體和合作伙伴在美國加州的開放道路試乘。在陰雨天氣的極端環境下完成了流暢駛過彎道、識別紅綠燈和前方車輛等高難度動作。
這種自動規避路障、低速巡航的人工智能汽車或將成為未來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趨勢。
結語
人類的想象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能夠讓以往我們所認為的科幻場景逐漸變成現實。盡管許多企業在探索和研究可以在三維空間中行駛交通工具,但“上天入地”的美好設想不能一蹴而就。
對于交通問題,我們需要腳踏實地去解決。雖然可能會遭到質疑,但我們需要抱有樂觀的態度。那些被看作是天方夜譚的想法或新事物,時間會將它們一一實現。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