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安全受累,不為事故流淚!”記者來到位于湖北省襄陽市的蒙華鐵路漢江特大橋建設工地,類似的安全警示標語隨處可見。走上建設中的大橋,來自第三方單位中鐵大橋(南京)橋隧診治有限公司的技術員郭杰正手持儀器對大橋施工各個環節進行監測與記錄。漢江特大橋由中鐵十一局集團承擔施工任務,該局蒙華鐵路20標三工區班組長卓昌貴告訴記者,安全生產一直是蒙華鐵路最為重視的問題,項目部不僅為工人配備了各種安全防護用品,還印發了安全常識學習手冊,通過移動式投影儀和安全工具箱軟件,在工地現場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教育培訓,開工以來未發生一起安全責任事故。
安全防護標準化,鋼管拱施工安全通道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這一要求,在蒙華鐵路的建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全線正式開工兩年多來,全長1800多公里的蒙華鐵路戰線上,近10萬建設大軍零傷亡,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理念與措施“雙重變革”
“蒙華鐵路建設要杜絕傷亡,不能有傷亡!也許很難確保百分之百做到,但是我們必須明確這個目標。到目前為止,我們也算實現了這個目標。”蒙西華中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梅說。
秉承“依法合規、遵守合同、實事求是、誠信協商、實現共贏”的建設管理思路,蒙華鐵路的安全生產管理也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既有理念上的革新,也有措施上的改進。“蒙華鐵路安全管理最成功的就是隧道,全線隧道共計460公里沒有發生過塌方死傷事故,也沒有因為工傷死過一個人,這是因為我們的管理理念發生了極大變化,推出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和具體措施。”蒙華公司蒙陜指揮部副指揮長兼總工申志軍說。
作為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重載鐵路——蒙華鐵路全線有228座隧道以及大中橋140多座橋梁,其中風險較大的黃土隧道存在新黃土具有濕陷性、黏質老黃土具有弱膨脹性、土石界面有裂隙水滲出等地質情況,在其他隧道中,也廣泛存在富水斷層、巖溶、瓦斯、高地應力等各種不良地質,跨長江、黃河、洞庭湖、漢江等重大橋梁也存在大量高空作業,全線安全壓力可想而知。
據蒙華公司晉豫指揮部總工程師楊秀權介紹,在軟弱破碎圍巖隧道施工中,蒙華公司總結梳理了“一強化、兩緊跟、三超前、四到位”理念。所謂“一強化”即強化監控量測;“兩緊跟”則指初期支護鋼架必須緊跟掌子面,仰拱及時封閉成環緊跟下臺階;“三超前”指超前地質預報、超前支護、超前加固;“四到位”指工法選擇到位、支護措施到位、快速封閉到位、襯砌質量到位。
據申志軍介紹,為保證隧道安全進洞施工,張梅董事長根據多年隧道施工經驗,提出洞口必須做鎖口圈——隧道洞口開挖后,立即施工仰拱,讓洞口成環,形成整體結構。基于該措施,蒙華鐵路近500個隧道口未發生一處洞口垮塌現象。“去年6月份我們參加在挪威召開的世界隧道大會并參觀了一個隧道,二次襯砌只做了洞口20米,他們強調的就是初期支護強度。張梅董事長原來在鐵道部工管中心擔任主任時就提出了這個理念,在蒙華鐵路得到了發揚光大。從實踐來看,通過格柵鋼架支護體系,配套濕噴機械手采用濕噴工藝,強化初期支護結構實體質量,是符合隧道施工科學規律的。”楊秀權說。
蒙華鐵路8標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暨宣誓大會
在隧道施工中,蒙華鐵路高度重視信息化監控量測系統的運用。“對于黃土隧道施工,過去我們都很害怕,夜里都睡不著覺,但在蒙華鐵路我們卻很放心,可以踏實睡覺了。因為蒙華公司推行的監控量測真正落到了實處,所有的監控量測數據都限時上傳,系統自動判斷,一旦變形量達到限值立即預警,為及時處理贏得寶貴時間,保障了作業人員生命安全。過去一些項目也有實施監控量測,但沒有形成系統,應用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中鐵建大橋局蒙華鐵路13標項目經理李慶豐感嘆地說,“蒙華公司給予施工單位一定的應急處理權,當隧道施工發生安全預警時,施工單位可以根據情況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只要是情況屬實,措施采取得當,哪怕是采取的措施‘超強’一些,蒙華公司都會本著實事求是原則給予認可,不像過去請示來請示去,等請示流程走完說不定隧道已經塌方了。”
走進中條山隧道3號斜井,一股股湍急的水流從隧道掌子面傾瀉而下,兩側的排水溝里也是激流蕩漾,工人們身著雨衣,有條不紊地開展作業,沒有絲毫地驚慌。
在中條山隧道的施工中,建設者也遭遇過險情,“一天下午5點左右出現了紅色預警,發現F11斷層地段的初期支護出現裂紋,我們立即停止掌子面施工,撤出作業人員和設備,重新研究制定方案,加強初期支護并優化施工工藝,很快就安全度過。”中鐵隧道局蒙華鐵路隧道3標項目書記羅進認為,他們能避開險情,安全度過斷層,蒙華公司推行的監控量測功不可沒。
為推行運用濕噴機械手,蒙華公司更是不遺余力。蒙華公司晉豫指揮部副指揮長伊志奎告訴記者,過去隧道混凝土施工采用干噴或潮噴,遇到鋼筋密集的地方,由于干噴機壓力較小,容易形成空洞,無法保證初期支護質量穩定,也就無法保證安全生產,與蒙華公司‘以質量保安全’理念背道而馳,而且干噴施工環境惡劣,即便工人帶著防毒口罩,也無法有效防塵。所以,蒙華公司強制推行濕噴機械手,只要發現不采用濕噴機械手的,就給予紅牌警告,發現兩次,項目經理直接清退。
“剛開始,大家都認為濕噴機械手這么多年都沒推行下來,怎么可能蒙華鐵路可以推行好?結果真的就推行下去了!”蒙華公司晉豫指揮部指揮長李殿龍笑著說。
從不適應不理解到高度認可,濕噴機械手已經成為了蒙華鐵路隧道施工作業班組的利器,對安全生產起到了積極作用。中鐵五局蒙華鐵路隧道5標3工區優秀班組長丁小友笑著向記者介紹,過去他們使用小型濕噴機作業,粉塵大,視線差,還需要七八個人配合施工,而現在只需要2個人作業,距離操作面有10多米遠,站在支護好的地方操作遙控器即可,既不用擔心隧道掉塊砸到人,也不用怕空氣質量太差對身體有影響。
科技創新為安全保駕護航
蒙華鐵路開工以來,安全生產始終波瀾不驚,還有一個重要的抓手,那就是科技創新。
為了確保全線228座隧道的安全推進,蒙華鐵路開展了大量的科技攻關與技術創新。以蒙陜地區普遍存在的黃土隧道為例,由于地質松軟,容易導致掌子面拱頂坍塌危及施工安全。為攻克這一難題,蒙華公司牽頭與施工單位聯合科研單位共同開展科技攻關,形成了一整套以加固黃土為主、采用三臺階施工的施工工法。
在黃土隧道施工中,蒙華鐵路采用了科學儀器判斷黃土的性質和含水率,采用有限元數值模擬分析隧道施工穩定性,對于不穩定的黃土,根據測試結果的不同,分別采取帷幕注漿、水平旋噴樁或地表繡花管注漿等方式,把黃土加固成水泥土,采用挖機用簡單的三臺階開挖,作業人員面對的是穩定的掌子面,安全更有保證。
蒙陜指揮部在蒙華鐵路5標召開了施工技術交流暨安全警示會
在蒙華鐵路3標白城隧道的施工中,世界上首臺馬蹄形盾構的運用,將蒙華鐵路隧道施工機械化水平推升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在黃土隧道施工中,掌子面沒有一個作業工人,而是由巨大的盾構刀盤開挖作業,作業人員像城市白領一樣,在明亮的工作室里喝著咖啡,操作著按鈕就把隧道挖好了。這樣的工法,對工人來說幾乎沒有明顯安全風險。”參與發明馬蹄形盾構機的專家申志軍笑著說。
黃土隧道固然兇險,硬巖隧道也需要面對高地應力水平砂巖帶來的威脅。據了解,蒙華鐵路9標段家坪隧道開挖一周后,就出現了開裂現象。蒙華公司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就此開展了理論研究和技術攻堅——通過大量量測數據,改進隧道基礎理論,提出隧道小偏心受壓模型,發明了初期支護可變結構,有意識的釋放圍巖壓力,消除安全隱患。
據參與科研的西南交大教授仇文革介紹,為監控隧道深處是否有圍巖斷裂,他們還研發了一種新型硬巖監測手段——微震監測,可捕捉到深部巖石的斷裂,對捕捉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是否會發生塌方。在陽山隧道2號斜井的施工中,這項技術也得到了成功運用:通過每天預報的結果,發現有一段深部巖石斷裂較多,及時采取了加固措施,避免出現塌方。
為保障工人職業安全,蒙華鐵路各參建單位也實施了多項技術創新。據中鐵三局蒙華鐵路24標公安縣制梁場場長趙永超介紹,考慮到傳統鋼筋、鋼板加工人工操作溫度高、火星四射,容易造成職業傷害,他們在考察了汽車生產車間后受到啟發,在鋼加工作業中引入了智能機械手設備。“人工操作焊接加工,溫度特別高,容易造成人身傷害,為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安全生產,我們借鑒汽車生產車間機械化設備作業,創新設計制作了智能機械手臂,對鋼板、鋼筋進行焊接。智能機械手只需要一個人操作,相當于三個工人的功效,不僅更安全,焊接質量也更有保障。”趙永超說。
管理者切實負起管理責任
“1800多公里的鐵路建設,無數的橋梁、隧道,全線十萬建設大軍,沒有出一起傷亡事故,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中鐵五局蒙華鐵路15標項目書記劉建良看來,蒙華鐵路與其他項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充分考慮到了工程建設行業的客觀規律,通過科學的管理理念和措施,促使施工單位盡心盡力提供合格的產品。
“‘以技術保質量、以質量保安全’是蒙華公司的重要管理理念,就拿隧道施工來說,只要初期支護強度到位、兩緊跟措施落實到位,再做好監控量測,就保障了施工安全。”中鐵上海局蒙華鐵路16標質量總監劉文武告訴記者,施工單位在蒙華公司的帶領下,不斷強化完善質量安全自控體系,技術、質量、安全、合同等管理方面的制度可以匯聚成一本三四百頁的書!“讓管理者負起管理的責任,讓干活者負起干活的責任”是蒙華公司倡導的現場管理理念,在安全生產上也不例外。為了讓管理者切實負起管理的責任,自我國鐵路開展大規模建設以來,蒙華公司在全國鐵路建設中首次推出了“施工圖單價承包合同”模式。根據該模式,蒙華公司編制合理的招標預算控制價、合理設置工程量清單計量項目、合理調整工程費用、及時解決承包人合理的訴求、實行工區驗工計價、及時調整細化綜合單價子目,如工程確實需要加大投入,施工單位的合理措施可得到業主認可,不必擔心虧損風險。“近來被曝光的某鐵路出現偷工減料的問題,我認為有施工單位的原因,也有承包方式的原因。在總價承包方式里,如隧道圍巖很差,施工單位不報變更就掙不了錢,但是變更也很難獲批,為了成本就偷工減料,造成安全上的風險。而我們實行單價承包,施工單位只要真實反映現場情況,增加的投入都給予認定和補償。”李殿龍說。
組織開展防洪、防汛及隧道坍塌應急救援演練
在蒙華公司的有力支持下,各參建單位紛紛加大了安全生產管控力度,切實負起管理者責任。中鐵十一局蒙華鐵路20標項目書記劉爾民告訴記者,2017年以來,他們把臨近營業線、跨越鐵路、高速、國道、城市道路,以及結構復雜的橋梁、水上作業、高空作業等各方面都列為了安全控制的重點,嚴格落實安全技術措施和監控措施,并對高風險工程實行分級包保和領導帶班作業制度。為排除不安全因素,項目部還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在漢江特大橋、耿坡跨二廣高速特大橋采用了重型安全爬梯,不僅安全防護效果好,而且安裝、拆除維護方便。
在中鐵六局負責施工的蒙華鐵路17標,由于線路跨越營業線鐵路,安全風險壓力較大。據該項目總工程師宗書合介紹,標段內的老鸛河特大橋道岔連續梁與西峽上、下行聯絡線橋梁相連,跨越寧西鐵路,其中老灌河特大橋31-54號墩、下行聯絡線1-18號墩樁基、承臺、墩身施工屬于臨近營業線施工范圍,下行聯絡線5-13號門式墩鋼蓋梁吊裝為營業線施工。為確保安全生產,項目部對設計方案進行了大量調整優化,譬如將臨近營業線600米路基爆破施工工藝調整為機械開挖工藝,從源頭上降低安全風險。
為提升安全管控水平,蒙華鐵路各參建單位廣泛引入了信息化手段。在中鐵三局蒙華鐵路24標,項目部在全線安裝了攝像頭,對全線進行全面監控,尤其是架梁作業,從項目部到中鐵三局集團均可實時監控架梁機的作業狀態、作業環境。此外,項目部還積極運用中國中鐵《安全質量隱患排查治理系統》,只要現場發現問題就立即拍照并上傳軟件系統,由具體分管部門實施整改。“從項目部領導層到各部門以及各個工區的經理、書記、總工和技術人員,都要承擔安全質量隱患排查任務,整改后的照片也必須上傳系統平臺,檢查整改是否到位,對安全生產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中鐵三局蒙華鐵路24標項目部副經理兼安全總監師志偉說。
中鐵十六局負責施工的全線最長隧道——崤山隧道則將微信群運用到了安全管理中。據該項目副經理杜鵬毅介紹,他們將20項安全生產檢查指標采用表格化管理,每天安排相關工作人員現場檢查,并在下午四點半到五點之間把檢查結果上傳微信群,符合規定的用綠色標注,不合格的用紅色標注,只要出現紅色,指揮部就會到現場檢查整改落實情況。
在蒙華鐵路的建設中,也曾出現過一些險情,但得益于良好的預控措施,均得到了有效化解。
在中鐵上海局蒙華鐵路16標,全長14.53公里的大中山隧道是蒙華鐵路十大隧道之一,穿越12個斷層和6個破碎帶,存在大量的裂隙水。
據中鐵上海局蒙華鐵路16標二工區經理張林介紹,當1號斜井掘進至正洞,垂直埋深已達110米,為及時排出正洞的水,項目部部署了7臺110千瓦的大型水泵,布設了三道直徑20多厘米的水管,常備多臺發電機,并編制了科學的安全應急預案應對突發情況。去年7月,隧道突發涌水,短短幾個小時,隧道水深就達到了半米深,由于部署得力,預案充分,處理及時迅速,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讓干活者負起干活的責任
在蒙華鐵路建設中,班組長質量責任制是夯實作業層管理的重要一環。中鐵十四局蒙華鐵路23標一工區班組長周紅軍就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蒙華鐵路在逼著我們改變,剛開始像一把小鞭子抽著我們,現在不用抽了,我們自己就會往前跑。我打電話給其他工地的朋友,現在他們也都在借鑒蒙華的管理模式了。”
安全生產的關鍵是責任在現場能夠得到落實。在蒙華鐵路,安全生產已不僅是業主、施工單位、監理的責任,也成為了廣大作業班組必須承擔的責任。
“作為班組長,我必須把活兒干好,不能出現任何安全質量事故,所以我每天都在工地上盯著,只要發現問題立即糾正,整改完了我還要檢查,小的整改經常會有,但大的返工從來沒發生過。”中鐵十四局蒙華鐵路23標二工區班組長楊元豐告訴記者,自開工以來,項目部就不斷地貫徹班組長責任制,每星期對班組長進行培訓,他的業務水平也得到了飛速提升。
據師志偉介紹,在施工高峰期,蒙華鐵路24標有216名班組長,為了落實安全生產,項目部與所有班組長都簽訂了“質量安全責任書”,全部培訓合格才允許上崗,同時通過《班組長動態臺賬》《班組長管理跟蹤卡》實現對班組長的動態管理,做到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獎罰分明、壓力共擔。由于班組長身上有責任,他們也更加注重履行班組長職責,現場帶班作業,嚴格掌握施工標準,工序自檢合格率和安全生產秩序得到了極大提高。
在蒙華鐵路,對班組長以及工人的安全培訓成為了一種常態,據中鐵八局蒙華鐵路19標項目書記邱友剛介紹,截至目前,該標段已經開展各類培訓教育45次,培訓2000人次,制定了臨近營業線施工學習手冊2本,發放到每一個人的手中進行學習,確保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
尤其可貴的是,蒙華鐵路的安全培訓工作絕不流于形式,各參建單位均創新辦法,提高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在中鐵十一局蒙華20標,項目部副經理兼安全總監李生華告訴記者,每天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員都必須對作業工班進行班前教育并錄制影音資料存檔,從而有效監督班前教育是否落實到位。
在中鐵上海局蒙華鐵路16標大中山隧道入口處,記者看到了煙霧逃生、安全帽撞擊、急救、綜合用電、滅火器演示等多個安全體驗區。這些體驗區的設立,都是為了讓班組長和工人能更加深刻、直觀地感受施工中存在的風險和可能產生的傷害,并學習如何科學應對。“我們自創了班組長‘七個一’管理措施,包括一間工作室、一件袖標、一個帽子、一次培訓、一次獎勵等,在蒙華公司班組長質量責任制的基礎上再次提升,把安全也納入其中。”據中鐵上海局蒙華鐵路16標安全總監鄧磊介紹,除了這些體驗措施,他們還在安全教育培訓中大量使用各個專業的案例和培訓資料;利用專職安全員、群眾安全員、青年安全監督崗和班組長責任制共同監督、管理好安全生產的各個方面。目前,中鐵上海局蒙華鐵路16標三個工區都已成功創建安全工地示范點,正在爭創當地安全標準化工地和全國綠色示范工地。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從理念到措施全面革新,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夯實各級責任,蒙華鐵路為中國鐵路建設乃至更廣領域的安全生產提供了新的思維,樹立了新的典范。(作者 許霞 徐蓮英 許麗曼)
(新媒體責編:zpl)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