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記者沿著福建泉三高速公路、漳永高速公路等路段行駛。沿線滿目青翠,行道樹、生態邊坡與山巒融為一體,天然裝扮多過人工打造,猶如“形象大使”,向過往賓客展示“綠色福建”。
“在福建,這樣高顏值的高速公路比比皆是。”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總指揮黃祥談表示,這源于福建省20年來孜孜不倦建設生態高速公路的追求。
路在綠水青山間
自1997年福建省首條高速公路建成以來,“建設生態高速公路”的理念一直深入人心,歷屆省委、省政府在大踏步推進高速公路建設的同時,要求積極協調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從總指揮到工程技術人員都充分意識到,高速公路建設初期的大開、大挖、大填勢必破壞山區自然植被,不僅影響自然景觀,還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影響山體穩定性,破壞生態平衡。
2005年,福建省試行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環保工作管理辦法,將邊坡防護等環保設施建設、項目業主等相關單位職責及要求等列入管理范疇,在高速公路建設環保管理工作上邁出重要一步。各地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積極投入實踐:閩東地區追求生態效益,采取新技術,減少材料損耗;閩南地區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打造森林生態景觀通道,實現路隨景延;閩西北地區在有限的土地資源上大力探索綠色防護技術,減少對山體的破壞。
“綠色較量”滲透全過程
在布設泉三高速公路泉州觀音山隧道時,設計人員給出了短、長隧道兩種方案。“過去,工程造價是確定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生態環保理念的引領下,我們要樹立全壽命周期理念,選擇社會、經濟綜合效益最佳的方案。”項目設計負責人秦志清介紹說,泉三高速公路確定了與地形相適應、占用耕地面積小、對居民生產生活干擾小的長隧道方案。
泉三高速公路這樣的生態建設理念在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中比比皆是。放眼全省,龍長高速公路、漳龍高速公路九沙溪建安關高架橋、福泉高速公路相思嶺隧道等項目通過合理設計路線,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
除了設計環節,“綠色較量”還滲透到招投標、施工、驗收等建設全過程。在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段項目A3標段賬單中,一筆主動投入的費用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建設產生的垃圾以往多是運到棄渣場自然干化,引進這些設備后,可直接在施工場站內處理。”該標段經理王榮勇介紹說,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標段主動創新工藝,斥資引進泥漿分離器和砂石分離器,將泥漿分離成泥沙餅和清水,實現泥漿“零污染”,不僅解決了傳統定點堆砌造成的環境污染、后期處理費用高等問題,還能將廢水、廢渣、殘余混凝土分離成砂、碎石、水,實現資源循環利用。
生態環保制度化常態化
今年4月,福建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開展第一季度建設督查,特意將路基路面環保水保情況列為專項督查內容。“與以前相比,對環保、水保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嚴格了。”項目業主普遍反映。
高速公路修到哪兒,生態路就延伸到哪兒。福建省不斷修訂完善規章制度,要求全省所有新建、改(擴)建高速公路項目工程嚴格執行環保措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用的“三同時”制度,形成一套覆蓋各個環節的約束機制。
生態環保工作不僅要推行制度化,更要走向常態化。目前,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502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福建省率先編寫了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指南,在政府、行業、社會的監督下,福建省高速公路沿線生態環境、水體、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防治,實現了項目建設與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協調發展,獲得了交通運輸部、世界銀行以及國內環保專家、外省同行的一致好評。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