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在京沈高鐵朝陽樞紐至順義段施工現場,一臺北斗慣性組合導航鐵路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俗稱“北斗慣導小車”)在剛剛鋪設完成的鋼軌上以3-5km/h的速度快速移動,對上述路段雙線合計49.6公里的有砟軌道進行了多回合精測任務。“北斗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的成功應用,標志著自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后,首次工程化應用于高鐵建設領域。同時,該小車全部核心傳感器實現國產化,對北斗應用和高鐵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北斗系統應用日漸廣泛和深入,推動交通運輸行業數字轉型、智能升級。
北斗三號首次用于高鐵建設
京沈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之一“京哈—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組在兩周時間內完成多次有砟軌道精測作業,利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軌道上任何位置的軌道幾何形位進行精準定位,測量數據實現了一站式集成處理,在保證精度的同時顯著提高了作業效率,為下一步京沈高鐵全線聯調聯試列車按照設計時速平穩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北斗慣導小車’集成了支持北斗三號的國產衛星導航接收機和慣性導航系統,用于替換傳統軌道精測手段,快速精準獲取軌道的三維位置坐標、姿態和軌距,實現軌道中線里程、軌向、高低、軌距、水平等各項幾何參數的高效測量。”鐵五院北斗鐵路行業綜合應用示范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饒雄介紹。
經過10多天現場應用的數據比對——“北斗慣導小車”可以實現鐵路軌道內部幾何參數毫米級、里程厘米級測量精度,滿足高鐵有砟軌道數字化搗固要求;同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可見衛數量更多,在復雜場景下的系統抗干擾性能和可靠性更具優勢;另外,與采用傳統軌道精測手段相比,測量效率至少提高20倍以上。
“北斗慣導小車”在京沈高鐵的成功應用意味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在鐵路建設領域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瓊州海峽實現北斗遙測遙控航標全覆蓋
9月28日上午11時40分,隨著瓊州海峽定線制“中8”號燈浮標成功投放,由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海口航標處實施的覆蓋瓊州海峽航標北斗遠程監控設備更新升級全面完成。
燈浮標是浮于水面的一種航標,錨定在指定位置。燈浮標就像公路兩旁的路燈,在茫茫大海上清晰地標示出船舶航道。為能及時監控燈浮標的位置以及設備運行狀況,均由安裝于燈浮標上的遙測遙控終端GPS模塊實現。隨著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導航系統不斷完善,自去年開始,海口航標處開始更換北斗導航模塊定位。
航標遙測遙控終端是管理海上助航設備的新技術新手段。在瓊州海峽遠離海岸線的水域,傳統的航標終端因受限于瓊州海峽遠離海岸的水域公網信號弱,航標遙測遙控GPS定位精度差等原因,存在信號弱、不穩定等因素。
在過去18個月內,海口航標處組織對瓊州海峽156座燈浮標上的遙控遙測設備統一更新升級安裝了科技含量高的北斗系統。
北斗定位系統是由中國自主研發的定位系統,目前已實現全球定位。北斗系統使航標定位非常精準,數據傳輸過程不再受地域影響,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對GPS定位的長期依賴,更加有力地保障航行安全和水上活動。
海口航標處副處長符軍介紹,更新北斗系統后的瓊州海峽航標信號監測數據傳輸實現全區域覆蓋,導航效果非常明顯。全面提升了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對瓊州海峽航標設施運行狀態的遠程監控能力,為瓊州海峽航行船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導航助航服務。
據了解,今年年底,我國南海海區將實現北斗遙測遙控航標覆蓋率100%,逐步構建智能化、現代化的綜合航海保障體系。
北斗導航系統有效降低道路事故發生率
“從2012年到現在,北斗導航系統在道路運輸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有效降低道路運輸事故發生率,重特大事故發生起數下降93%,死亡率同比下降86%。”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間信息事業部總經理助理盧紅洋,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衛星應用論壇上表示。
一直以來,北斗導航系統的應用情況備受我國民眾關注。“大家什么時候從有感到無感,也就是沒有人議論了,就說明北斗全面應用了。”盧紅洋說。事實上,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在我國交通領域多個方面實現了全覆蓋。數據統計,應用北斗導航系統的道路營運車輛占比96.3%,郵政快遞干線車輛占比88.3%,水上助導航設施占比86.1%,沿海地基增強站占比100%,通用航空器占比11.3%,運輸航空器實現零突破。
盧紅洋介紹,北斗導航系統助力我國形成完善的運輸動態監管機制,目前已經推廣安裝車載終端近700萬臺,推廣海上遇險報警裝備40萬臺,并且為中國鐵路智能化、自動化、自助化發展注入了“芯”動力。
隨著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這意味著,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夠獲得北斗系統的開放、免費、高質量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從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到北斗三號,從區域到全球,北斗作為貼近百姓生活的大國重器,越來越深入人心,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家都開始使用北斗系統。
在交通運輸部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交通運輸部將加強5G、北斗等創新應用,加快建設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推進網絡貨運、無人配送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形成新的增長動能和投資增長點。據了解,交通運輸部規劃了3個方向,推動北斗系統“走出去”。在水上安全領域,積極推進北斗衛星搜救系統國際化應用,加快推動北斗系統加入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申請工作;在道路運輸領域,持續推進中俄“北斗—格洛納斯”國際道路運輸應用,并與柬埔寨交通運輸部門開展合作,推動北斗系統落地柬埔寨;在民航領域,起草北斗全球信號的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及建議措施。
(新媒體責編:zfy2019)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