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凱里市的公交站點融入了當地傳統建筑的特點。本報資料片
8月4日,《交通運輸部關于公布“十三五”期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名單的通知》(簡稱《通知》)正式發布,河北省張家口市等50個城市獲得創建批準。至此,已有3批共87個城市加入公交都市的創建行列,“公交優先”戰略將得到更加全面地貫徹實施。與前兩批相比,此次公交都市創建名單涉及城市更多,面向范圍更廣,監測評估也更加嚴格。
中小城市加入 成為名單亮點
“十三五”期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名單涉及25個省(區、市),與前兩批相比,除涉及部分一線城市外,河南省許昌市、山東省棗莊市、貴州省凱里市等許多中小城市的加入成為名單最大亮點。能夠加入名單,證明這些中小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成績斐然。
截至今年6月,許昌市區公交500米站點覆蓋率為100%,公共汽電車進場率為100%,城鄉客運公交化運營比率100%,實現了三個“百分百”。據統計,許昌城市公交年客運量4901萬人次,水上公交年客運量32萬人次,公共自行車年使用量443萬人次,已建立起集地面公交、水上公交、公共自行車、步行“四位一體”的綠色出行體系,綠色出行已成為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
湖北省宜昌市和襄陽市也在這批公交都市創建中榜上有名,其公交發展分別具有“快速、大容量”與“低碳、智慧” 的特點。宜昌BRT線路長23.9公里,設38個車站,系統配車362輛,建設同時兼顧對道路沿線行人、自行車交通改善的提升、沿線停車整治等。襄陽公交自主建設了支持電動公交車、電動物流車、電動乘用車充電的大型綜合充電站,還推出了“襄陽出行”App,包括公交車精準查詢、出租車呼叫、在線租車等三大功能,受到了廣大“公交族”的青睞。
《通知》還明確指出,交通運輸部和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將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配套等方面,為創建城市提供支持。
因地制宜開展主題創建
采用LNG(液化天然氣)車輛的棗莊BRT,綠色低碳,節能環保。棗莊市交通運輸局 供圖
按照《通知》,各城市應突出創建主題,充分展現自身特點與優勢,成為同類型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參考樣本。交通運輸部將挖掘各地工作亮點,加強對典型經驗和創新做法的宣傳交流和經驗推廣,為全面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提供經驗借鑒。
凱里市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致力于探索市域公交一體化引領全州公交抱團發展,打造具有凱里城市特色的“公交+”新模式。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轄“一市十五縣”,2010年以前只有凱里市有城市公交。在相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自2011年起凱里公交先后在全州除鎮遠縣外14個縣開通縣域公交。居民只需一張公交IC卡,便能走遍黔東南“一州十四縣”。凱里公交打破了行政區域條款分割、公交線網無法融合的傳統障礙,實現了管理、技術、人力與運力的資源共享。
在公交都市創建過程中,凱里市將與鎮遠縣實現公交連接,最終完全實現全州“一市十五縣”公交一體化。同時繼續發展“公交+扶貧”“公交+旅游”“公交+文化”特色模式,打造出與“苗鄉侗寨”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化公交體系,為全國其他少數民族自治州和同等級城市起示范作用。
除公交一體化外,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引領城市發展也是部分中小城市創建公交都市的特色。目前,棗莊市已基本形成了以BRT快速公交為骨干、城區公交為主體、城際公交為補充、城鄉公交為拓展的覆蓋全域、換乘便捷的公共交通網絡體系,其BRT通車總里程達148.5公里,是全國最長的BRT運行線網。
未來幾年,棗莊市將持續加大BRT規劃建設力度,形成可通達棗莊各城區的快速公交線路網絡,并以快速公交換乘站和公交綜合樞紐為核心,基于TOD理念進行用地開發,形成與公交系統相適應的便捷出行環境,從根源上引導人們出行方式的改變,打造具有棗莊特色的公交都市。
助推城市發展 提升群眾獲得感
對中小城市而言,創建公交都市會給自身帶來怎樣的機遇?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介紹,“中小城市創建公交都市,有助于形成部—省—市共建公交都市的局面,使城市公交發展能更好地借助部省的政策與資金力量。中小城市現在剛剛開始承受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創建公交都市,有助于提前做好預防和紓解,有效減少問題的嚴重化。如果創建成功,且成效顯著,很容易在同類型城市中產生重要示范效應,有助于提升中小城市在全國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十三五”期第一批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是按照交通運輸部《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發展綱要》相關部署,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含自治州、盟首府所在城市)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的重大部署,目的是在“十三五”末建成一批具有特色主題的公交都市城市。吳洪洋表示,中小城市在公交都市創建過程中,將公交發展與城市自身特點緊密結合,探尋與其他城市的不同,通過幾年的創建,能夠更加突出自身特點與優勢,提升城市整體實力。
公交都市創建也為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如公交信息化體系建設過程中帶來的公交大數據的深度利用、基于大數據的公交系統優化、基于“互聯網+”的出行信息服務等,以及新能源車輛使用比例的進一步增長,都有助于促進中小城市公共交通更智慧、更綠色。
中小城市加入公交都市創建行列,還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是我國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更加深入人心、各項工作進展更加深入的體現,表明公交優先更大限度地向更廣、更深推進。通過公交都市建設,讓人民群眾共享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成果,有更多的‘獲得感’。”吳洪洋說。
原標題:公交都市進行時 中小城市大有可為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