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D8902次運行試驗動車組列車從寶蘭客專甘肅段南河川渭河特大橋駛過。
上世紀30年代,范長江曾以一部《中國的西北角》揭開這片土地的神秘面紗,當年西北的貧困和落后為世人震驚。
時光荏苒,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再看中國西北角,黃土地早已不是范長江筆下的那個西北。創(chuàng)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fā)展理念,正深深植根于這片土地。隨著國家一個個大布局、大戰(zhàn)略、大規(guī)劃的實施,西北大地上,一幅幅壯美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內陸腹地成為向西開放前沿
“察綏寧甘青新六省,除新疆外,其余五省,就目前現狀而言,經濟價值甚微,比平津及沿江沿海一帶,肥瘦之差,直不可以道里計。”這是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四版自序里的一段話。
80余年過去了,記者采訪中卻得到這樣一組數據:從2017年4月1日至8月31日,陜西自貿試驗區(qū)新增注冊企業(yè)5014戶,其中外資企業(yè)53戶; 近5年蘭州新區(qū)生產總值年均增長26.57%,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年均增長96.61%;今年上半年寧夏全區(qū)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164.3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出口121億元,增長144.3%……
封閉、殘破、落后是上世紀30年代西北角的代名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西北各省區(qū),站在了向西開放的前沿。一個個經濟區(qū)、自貿試驗區(qū)、生態(tài)保護區(qū)、體制改革試點及改革開放高地在西北各省區(qū)先后確立,區(qū)域重點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齊頭并進,給這片遼闊的土地注入無窮生機。
德國的杜伊斯堡,中歐重要物流鐵路樞紐。經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出境到此入港的中歐班列絡繹不絕,滿載中國商品的藍色集裝箱被分裝后繼續(xù)奔赴歐洲各地。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從蘭州、銀川、西寧等多個城市出發(fā),到達10個國家的15個城市。
大西北進入“黃金”發(fā)展期
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里,“西蘭公路”這條用“一百四十萬巨款”修成的“聯絡西北各省的陸路交通的干路”,卻因“未曾用碾壓緊,路面凸凹不平,車行其上,忽高忽低,宛如乘風破浪”,被稱為“稀爛公路”。
80余年后,凡是到過西北的人,感受到的最大變化,可能還是腳下的路。
2017年7月9日是西北交通史上重要的一天。當日,隨著西安北至蘭州西D2651次列車緩緩駛出西安北站,寶雞至蘭州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至此,幾千年來相距2300多公里的西安至烏魯木齊的“駝鈴古道”,被“絲路高鐵”取代。
一路通百路通,西北不再是角落。2014年底,蘭新高鐵開通運營,甘肅、青海、新疆步入高鐵時代;京新高速2017年7月通車,北京到新疆的行車里程縮短1300公里; 蘭渝鐵路今年將全部建成通車,西北與西南大通道貫通,將圓孫中山先生的“百年夢想”。
小康路上百姓幸福感節(jié)節(jié)高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以及扶貧、教育、醫(yī)療等一系列政策密集落地,西北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
家住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坪山村的李澤業(yè),今年考入了江西理工大學。母親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父親常年外出打工,5940元生源地助學貸款圓了他的“大學夢”。
而在80余年前,范長江途經的鄉(xiāng)村,很少能見到學校。在甘肅藏區(qū)行進,他偶然間走進一所學校,在與教書先生交談時,這位當地的“知識分子”竟不知“成都”“西安”。
扶貧先扶智。近年來在努力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同時,西北各地不斷出臺措施,推動教育跨越發(fā)展。
不斷完善醫(yī)療保障體系,讓老百姓看病不發(fā)愁;生活在今天西北大地的老百姓,不僅豐衣足食,住房條件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同時西北各省區(qū)因地制宜,探索出光伏扶貧、產業(yè)扶貧、易地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就業(yè)扶貧等多種發(fā)展路徑。
2016年,陜西實現151.75萬人脫貧;甘肅全年減少貧困人口62萬人; 寧夏全區(qū)19.3萬人擺脫貧困; 青海省順利完成11.6萬人口脫貧;新疆實現5個貧困縣摘帽、810個貧困村退出、63萬人脫貧。
80余年后,再看中國西北角,舊貌換新顏的西北大地,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上書寫新的篇章。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