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怎么走?未來交通運輸將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將如何得到更好地滿足?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代表肩負著神圣的使命,走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在車船路港,在機關院校,在路上、水上、天上,交通運輸行業廣大干部職工通過電視、網絡、廣播,聆聽黨的十九大報告,共同見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新時代的啟程。報告提出的建設交通強國,讓來自交通運輸行業的代表以及廣大交通人感到站上了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倍感振奮、充滿信心。
美好藍圖 催人奮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轉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新藍圖、新概念,以及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行動綱領振奮人心、催人奮進。
“美好的藍圖就在眼前,是經過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就可以實現的!”鐘松民代表告訴記者,在人民大會堂現場聆聽十九大報告,他感到熱血沸騰,充滿期待。
陳萍代表說,十九大報告關注民生、貼近百姓。祖國越來越強大,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她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充滿信心。
郭娜代表說,十九大報告立意高遠、內涵深刻。“看到五年來國家的發展成就,我想由衷地說一句‘加油我的黨,厲害了我的國!’報告描繪出未來的藍圖,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勁頭兒更加強烈,在備受鼓舞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把激情轉化為生產力,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交通強國 未來可期
方秋子代表說,五年來,我們一同見證了全國交通運輸的大發展。看到交通強國寫入十九大報告,感到非常激動和振奮。相信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廣大交通人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網絡將越織越密,通行速度越來越快,通行體驗越來越好。“作為一名工作在高速公路一線的普通黨員,我將在本職崗位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三尺崗亭作為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廣闊天地。”
陳維代表數了一下,報告里面一共提到了十多個“強國”。“跟我的工作相關的有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貿易強國。特別是交通強國,為交通運輸行業樹立了目標,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名海事執法人員,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履職盡責,建設平安交通和綠色交通,為交通強國貢獻出一份力量。”
鐘松民代表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發展創造了不少“世界第一”,港珠澳大橋等一批超級工程震撼世界,期待交通強國建設乘勢而上。作為一線救撈人,他將恪盡職守,帶好團隊,為形成與交通強國相匹配的海上救援保障貢獻力量。
郭恩娟代表表示,將繼續發揚中國郵政的優良傳統,踐行情系萬家、信達天下的郵政使命和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在中國郵政深化改革、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進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提高服務水平,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為建成世界一流的郵政企業作出更大貢獻。
賀生蘭代表說,作為一名普通的公路養護工作者,將扎根高原,一如既往地做好本職工作,用努力工作和優異成績回報黨、回報人民,讓老百姓享受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服務。
偉大復興 貢獻力量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千千萬萬交通人都懷著激動的心情,期待著黨的十九大。
按照黨中央和交通運輸部黨組的統一部署,18日上午,部直屬機關黨委組織部機關和在京部屬單位黨員干部職工,集中收看了開幕會直播。部黨組成員、部機關司局負責人和在京部屬各單位領導、3200多名黨員干部職工,在各單位設立的80多個會場集中收看直播。應急值班、出差在外的黨員干部通過網絡等收聽收看,90%以上的黨員干部聆聽了十九大報告。
當天,部直屬機關黨委、辦公廳、人教司、財審司、水運局、運輸服務司等機關司局,中國交通報社、部水科院、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部路網中心等單位黨組織迅速下載印發十九大報告等學習資料,召開專題會議交流心得體會。
各地交通運輸部門積極組織收聽收看開幕會直播。山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志川收看直播后表示,山西省交通運輸系統各級黨組織將認真組織學習貫徹、深刻領會十九大精神,結合報告提出的新要求和全省交通運輸實際,重新謀劃、布局交通運輸的未來發展,為實現現代化、實現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交通運輸的先行支撐,作出交通人新的更大貢獻。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宣傳中心主任康信茂幾天前就在朋友圈“傾訴”自己期待大會開幕的心情。他印象最深的是十九大報告提出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外,首次增加了“美麗”。他說:“近年來,浙江交通堅持把‘最美’融入行業發展方方面面,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使交通不僅通起來、暢起來,更要美起來,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交通強國建設添磚加瓦。”
大連海事大學廣大師生認真收聽收看了開幕會。大家表示,將堅持內涵發展,加快世界一流海事大學建設,為國家海洋強國、交通強國戰略提供更多人才和科技支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多貢獻。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