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盡責】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恪盡職守 竭誠奉獻
——交通運輸行業黨代表議報告談體會
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閉幕。交通運輸行業的十九大代表們紛紛表示,將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廣大干部群眾一起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斗。
創好黨員先鋒崗
建好紅旗責任區
新時代、新征程催人奮進,也讓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發揮黨代表和勞模的示范作用,努力創黨員先鋒崗、建黨員紅旗責任區,擼起袖子加油干。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我除了是一名列車長,還是車班的黨支部書記。由于列車工作的特殊性,我們除了建有客運車班黨支部外,在出乘途中,還會將車輛、鐵路公安等不同部門的黨員納入其中,組成列車“三乘一體”黨支部。我們將繼續堅持“列車開到哪、黨支部建到哪”,遇到急難險重問題,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作為一名全國勞動模范,我要建好勞模工作室,在鐵路客運一線崗位上,探索出更多的服務項目和舉措,為旅客打造安全、方便、溫馨、滿意的旅途。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作為一名鐵路青年列車長,我將帶領“80后”“90后”的青年人堅定理想信念,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為建設交通強國而銳意進取、不斷創新!
上海鐵路局杭州客運段列車長 陳美芳
用奉獻詮釋忠誠
用堅守定義擔當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公路養護工人家庭,后來自己也成了一名養路工,一干就是26個年頭。路不通,心就堵,祖輩的公路情結早已傳承并升華為青海高原養路工人特有的公路氣質。在這樣的環境中,數十年如一日,我們用自己的堅守和汗水保證40公里養護路段的暢通,無怨無悔。
回到工作崗位上,我將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解決工作難題的思路,轉化為推進養護工作的不竭動力。同時,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動身邊的養護職工們共同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把老百姓通向幸福的康莊大道修得更平坦更寬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用奉獻詮釋忠誠,用堅守定義擔當,時刻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在青海高原這片熱土上繼續奮斗,始終銘記黨和人民的囑托和期望,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立足基層崗位,扎根青海高原,在建好養好公路的同時,對生態保護環境工作也常抓不懈。
青海203省道同仁工區長 賀生蘭
服務無止境 滿意無終點
在公交車駕駛員崗位上,我堅持安全第一、優質服務。百姓點贊、群眾滿意是對我工作最好的肯定。
對公交車駕駛員而言,乘客安全至上。在線路運行中,必須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每趟車輛回場都要悉心檢查,不讓“病車”上路。閑暇時,我會鉆研交通法規,溫習車輛安全操作規程,認真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保障乘客乘車安全。
聽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我很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嚴格要求自己,牢記責任和使命,堅持“服務無止境、滿意無終點”的服務理念,當好工作楷模。我將加強學習,以政治責任感為動力,以“黨性最強、作風最正、工作出色”為具體要求,從思想上、作風上加強自身建設,恪盡職守、竭誠奉獻、辛勤工作、自覺錘煉。
公交車駕駛員的崗位平凡,我會始終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干一行愛一行”,在十米車廂內展現新一代晉中公交人的風采!
山西省晉中市瑞達公交有限公司駕駛員 張玉柱
惠民新政策送到千家萬戶
作為一名普通鄉郵投遞員,我在太行山區服務了25年。在我心中,為百姓做好郵遞工作永遠是第一位的。
回到工作崗位后,我要勤學習,多宣傳,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遞到村村落落,把黨的新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萬戶,讓更多的老百姓分享喜悅。
對于郵遞員來說,做好本職工作,就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最好體現。我要繼續走好鄉村郵遞路。
作為一名黨的十九大代表,是榮譽更是責任。我要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做一名人民滿意的郵遞員。
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郵政分公司投遞員 趙月芳
營造全社會
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對十九大報告里的這句話感觸很深。
在服務百姓的幾十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同心同德邁向前進,必須以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撐。理想信念是鼓舞人們前進的強大動力,更是共產黨人強大的精神支撐。
信仰如何樹立?我認為,首先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加強黨風政風、社風家風建設,特別是要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切實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其次,要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領導干部、公眾人物、先進模范都要為全社會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發揮表率作用,營造全社會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新媒體責編:wb001)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