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報道,11月27日,珠江口發生兩船碰撞事故,28日救援現場救出7人。經南海救助局和廣州打撈局潛水員聯合搜救,28日13時30分,潛水員在二艙室救出第一位生還者;28日16時39分,第7名遇險船員獲救。船只遇險時有14人在船上,2人當場獲救,12人失蹤。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現場有22名潛水員正在全力救助5名被困人員。交通運輸部、國家安監總局等有關單位已經組成調查組,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現場救助人員商討下水營救方案
【核心提示】
11月27日,珠江口發生兩船碰撞,其中一艘名為“錦澤”輪的散貨船沉沒,12人失蹤。收到險情報告后,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迅速派出專業海上救助船“南海救116” 輪、救助直升機B7358、近海快速救助艇“華英385”出動搜救,并從廣州、深圳兩地緊急調派11名應急潛水蛙人攜專業潛水救助裝備加入救援行動,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廣州打撈局“南天龍”、“南天柱”等5艘工程船及64名潛水工程人員加入搜救行動。經過與現場搜救力量的共同努力,在28日成功從沉船中救出生還者,目前已有7人獲救生還。
持續三十多小時的救援行動在28日午間出現轉機,下水探摸的廣州打撈局潛水員湯新貴通過敲擊船壁方式聽聞到船艙內有回音,判斷尚有幸存者,潛水員在“錦澤”輪2號貨艙里發現并救起1名幸存者,根據該獲救人員提供的貨艙內還有其他6名遇險人員待救的信息。隨后現場救援工作組迅速制定水下救生方案,由10多名名潛水員分組輪換進行下潛救生,陸續從2號貨艙內成功救起6名遇險幸存者,其中1人處于半昏迷狀態。
與此同時,B7358救助直升機從珠海起飛多次飛抵現場進行4次水面搜尋,“南海救116”輪、"華英385"艇、"南天龍”等救撈力量在現場守護兼水面搜尋。目前搜救行動仍在繼續。
救助船“南海救116”輪與B7358救助直升機正在事發海域展開搜救
【現場傳真】
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
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在前面4名幸存者被廣州打撈局潛水員成功救出后,南海救助局第一個下水作業的應急潛水員藍天賜潛入15、6米的冰冷海水中,當時沉船水下周圍能見度極差,手電燈光也僅能打到半米開外的地方。
藍天賜在沉船2號艙室發現了剩余3名幸存者,3名幸存者均扶著側翻沉沒的船體內部“肋骨”鋼板,半泡在水中,幸得水下密閉船艙尚有1、2米的高空間的剩余氧氣得以維系,其中2人意識尚較為清醒,另1名老者已經處于半昏迷狀態。
“我要出去!我要出去!”兩名幸存者在看到藍天賜后,出于驚恐和和求生本能發出歇斯底里的呼救。
“別怕,我們來了!”藍天賜在對水下船艙環境進行救援評估后,鑒于年邁幸存者的生命體征減弱,藍天賜決定將自己攜帶的水下潛水呼吸系統KMB套在老者身上,由另1名潛水員黃環漢將其成功救出水面。而自己出于職業的本能和對救助隊員的信任,他選擇留在了水下密閉的船艙里陪伴剩余2名幸存者,陪他們聊天,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
年長一點的黃環漢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潛水員,在成功救出第5名幸存者后,他立馬帶著潛水設備又下潛,雖然經過多次下水探摸已經有點體力透支,但他還是用盡最大的努力折返水面水下,“我必須爭分奪秒,還有遇險者和我兄弟在水下,生死之間容不得半點差錯和意外,我必須全力以赴!”
第6名獲救者由藍天賜和黃環漢協力救出,由潛水員陳培才留守在2號船艙陪伴第7名幸存者。
陳培才是南海救助局深圳救助基地應急分隊長,作為最后離開彌漫著恐懼的2號艙室的人,陳培才坦言:“在寒冷寂靜的沉船水下危機四伏,換誰在那多呆一秒,都會多生十分的害怕,但救撈精神‘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讓我們忘卻了恐懼。這是我們的使命,更是我們的選擇。”
截止28日下午17時,7名生還者被成功救出,尚有5人失蹤,救援行動仍在繼續,他們再次整裝待發,期待下一個生命奇跡!
天色已晚 搜救人員繼續開展搜救工作
(新媒體責編:news1166)
聲明:
1、凡本網注明“人民交通雜志”/人民交通網,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時值班手機:17801261553 商務合作:010-67683008轉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雜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百度統計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三環東路6號A座四層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號: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顧問:北京京師(蘭州)律師事務所 李大偉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130064號 京ICP備18014261號-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16597號